大班數學教案【錦集5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根據現實情境,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含義;
2、根據現實情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
3、能較熟練進行“5”以內的減法。
教學重點:體會減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培養有序的思維
教學準備:小雞卡片5張、
食盤卡片2 張。
小紙條板書:
⑴原來有 條魚
⑵吃了 條
⑶還有幾條?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我們繼續研究減法問題。
1、讀“小貓吃魚圖”,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引導:
⑴原來有 條魚
⑵吃了 條
⑶還有幾條?
2、小組合作。可能有哪些情況,能用算式表示出來嗎?先想一想,再跟同學說一說,最后把想到的.聽到的所有減法算式寫在本子上。
3、匯報交流。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4、觀察吹泡泡圖,從這組連環畫里你發現了什么數學問題?
三、應用實踐
1、計算:看誰算得又對又快(直接完成在書本上)
2、算一算,指名學生說一說,這道題你看懂了么?怎么來完成?
學生獨立完成后引導學生發現規律。
3、小雞搶食。
教師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通過小組交流后,獨立完成題目。
4、數學故事。
(1)小組交流講述故事 ,發現問題
(2)小組匯報,提出問題
(3)嘗試解決問題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生活中的規律的序列及其產生的美感。
2、能用完整的語言描述自己看到的排列規律和設計的排列規律。
3、在理解規律的基礎上,自主設計規律進行排序。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有色彩排列規律和花紋排列規律的衣服各一件;會場布置的照片(主席臺前有規律擺放的鮮花);三條色彩的花紋有規律排列的裝飾皮帶;幼兒操作的作業每人一張(見圖)筆每人一盒,形狀不同、顏色不同的積塑片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欣賞生活中有規律的序列。
(1) 出示兩件衣服,引導幼兒觀察比較:這兩件衣服有什么不一樣?衣服上的顏色和花紋是怎么排列的?啟發幼兒講出衣服色彩和花紋排列的'規律。
(2) 出示會場布置的照片,請幼兒看看這些花,說說它們是這么排的?
(3) 出示三條不同的裝飾皮帶,請幼兒找一找它們各自的花紋或色彩是按什么規律排列的
2、教師引導幼兒尋找有規律的序列。
(1)請幼兒找找自己和同伴衣服上的顏色或圖案的排列規律。
(2)請幼兒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有規律排列的。
3、教師引導幼兒設計有規律的序列。
(1)引導幼兒給積塑片排排對:請你將自己的積塑片排排對,排好后說說你是根據什么規律來排的(啟發幼兒根據顏色、形狀、大小等不同特征進行間隔排序)。
(2)請幾個幼兒說一說自己設計的規律,啟發幼兒互相學習。
4、教師引導幼兒遷移經驗,設計花邊。
(1)引導幼兒根據給積塑片排隊的經驗,選擇作業單上提供的圖案,按規律進行排列,設計一條美麗的花邊。
(2)繼續提出問題:下邊是用上面的圖形排列出的花邊,但是沒有完成,你能將它設計完成嗎?你還能將這些形狀進行另外的排列組合,設計出不同形狀的花邊嗎?
教學反思:
通過活動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對設計花邊很感興趣,個別幼兒還需輔導。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目地要求
1、學習10的減法計算。
2、提高運算能力,進一步加深對減法的了解。
3、能主動參與數學活動,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準備
1、10節的小火車圖片。
2、保齡球10個,10根小棒
3、《操作冊》第五冊第39-40
內容與指導
蒙氏數學:10的'減法
一、 走線游戲。
走線,線上游戲:問答游戲。
10可以分成幾和幾。
二、集體活動。
1、復習10的加法
出示10節小火車圖片。
師:小白兔兄弟要坐小火車出去游玩,小火車有10節車廂,可是只坐了一只小白兔,請小朋友算一算,還能裝下幾只小白兔?
2、學習10的減法。
游戲:數小棒 給幼兒準備10根小棒,請幼兒拿出相應數字的小棒,列式并計算剩余的小棒,再點數驗證。
游戲:打保齡球 4人一組,擊球,根據擊倒的數量,編一道減法運算題并計算出來。
三、幼兒操作
操作冊 第5冊第39頁的活動。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掛燈籠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6的分解、組成。
2、能找出按順序分的遞增、遞減規律。
活動準備:
1、6的分解、組成式一套,圓片6個。
2、幼兒畫冊《數學》下。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
一、談話
在中國的許多節日里,大家都喜歡掛燈籠,紅紅火火,特別熱鬧。我們小朋友也剪了許多不一樣的紅燈籠,把它們串成一串燈籠。今天,我們將這些燈籠和算式題做朋友。
二、認讀加法題
1、認讀加法題:1+5=6,5+1=6,2+4=6,4+2=6,3+3=6,
這些算式題上有什么?有數字、有符號排列出來的叫算式題。認讀數字:每個數字和符號都有名字的。幼兒認讀算式題中的數字。
符號:“+”名字叫“加號”,“=”名字叫“等號”。在算式題中“+”讀“加上”,“=”讀“等于”。
認讀每一道算式題:1加上5等于6。1、4、6各表示什么意思?
2、共同選擇一串燈籠,請幼兒找一道算式題,說說算式題的意思。例如“2盞紅燈籠加上4盞綠燈籠,等于6盞燈籠”,“4盞小燈籠加上2盞大燈籠等于6盞燈籠”等。
三、看燈籠找算式題
1、我們剪了許多燈籠,每一串是幾盞燈籠?找找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2、能不能用這些加法算式題和燈籠做朋友?
3、幼兒操作:觀察各串燈籠,分辨它們不同的特征。尋找可以匹配的算式題,對應地掛在一串串燈籠下面,說說自己所表示的意思。
活動延伸:生活中的算式題。
思考:3+3=6可以表示我們生活中的哪些事情?
算式題的用處很大,能幫我們許多忙,我們平時可以用它做什么事呢?
教學反思:
美人魚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6的加減法。
2、激發幼兒學習加減運算的興趣。
活動準備:
1、6的加減算式提卡一套。
2、幼兒畫冊《數學》下。
活動過程:
一、復習6的組成
我們來拍手碰球,你的球和我的球合起來要是6。
二、學習6加法。
1、出示圖一。“這三幅圖講的是一件事,誰會每幅圖用一句話把這件事講清楚。”(指第二幅圖)“這里為什么要講成是'又來了'?”(指第三幅圖)“這里為什么要講成是'一共有'?”“誰和誰合在一起?”(原來的5只和又來的1只)“誰能把這件事來講一件?”(樹上有5只小鳥,又飛來了1只,一共有6只小鳥)。
2、幼兒用同樣的方法來講一件另外的兩幅圖。
三、學習6的`減法。
1、出示圖四。“這三幅圖講的是一件事,誰會每幅圖用一句話把這件事講清楚。”(指第二幅圖)“這里到底是走掉了還是又走掉了?為什么?”(引導幼兒展開討論)第三幅圖“底是一共有還是還剩?為什么?”“能把這件事來講一件?”(草地上有6只羊,跑走了2只,還剩4只)。
2、幼兒用同樣的方法來講一件另外的兩幅圖。
3、幼兒找個同伴互相出加減法的應用題,請同伴猜一猜是加法還是減法,為什么?
四、引導幼兒看幼兒畫冊《美人魚》,完成練習。
1、我們一起把美人魚打扮得更漂亮些吧。
2、把得數是3、4、5、6的地方涂上相應的顏色。
漂亮的禮盒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了解其名稱和特征。
2、培養幼兒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裝飾好的正方體和長方體禮盒各一個,各種正方體和長方體實物。
2、幼兒畫冊《數學》下。
活動過程:
1、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并嘗試根據圖紙制作禮物盒。
(1)出示正方體禮盒,引導幼兒說出正方體的名稱,正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形狀?
(2)出示一個長方體紙盒,先認識長方體,再請幼兒將盒子拆開,仔細觀察長方體的構造圖,引導幼兒發現折痕。
(3)長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形狀?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圖形,這個圖形的名字叫做長方體,那么它是怎么組合而成的呢?從盒子來看,看的不清楚,我們一起來把紙盒拆開來看一看,好么?
(4)將拆開的紙盒還原,進一步感知如何制作立體紙盒。
2、根據圖形紙,自己制作長方形紙盒。
師:看看,老師今天帶來了許多美麗的圖形紙,讓我們一起來跟著這些圖形紙制作一個漂亮的紙盒吧。
3、裝禮物:互相欣賞禮物盒并裝禮物。
活動反思: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9的分合,知道9分成兩份可以有8種分法,并記錄結果。
2、在探索操作活動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數字,在觀察中發現兩部分數之間的增1減1的關系。
3、會用較完整的語言講述操作過程。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放大的操作材料。
2、學具:購物券、水果卡片,記錄卡。
活動過程:
一、復習8以內的加減
游戲:開火車
玩法:師:我的火車就要開,幼:幾點開?老師出示一算式卡片:請你猜猜看?幼:16=7你的火車7點開。
游戲時速度由慢到快,由集體游戲到小組、個人游戲。
二、學習9的組成
1、情境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小兔水果店開業了,這個水果店里的水果都賣9元錢。小兔水果店還為我們小朋友每人準備了8張購物券呢。
2、介紹購物券。
師:購物券上有什么圖形?(圓形)一個圓形表示1元錢,兩個圓形表示2元錢。這張購物券是幾元錢?(5元)為什么?(因為上面有5個圓)想一想,哪兩張購物券合起來是9元錢,正好可以買一樣水果?等一會你能買幾樣水果?
3、分組進行活動。
(1)每組一個營業員(掛牌),其他幼兒去營業員那買水果,營業員一定要嚴格驗證小朋友是不是付了9元錢。
師:營業員一定要把好關,看看買水果的人是不是付了9元錢,不然會賠錢的。
顧客買了水果后,要將自己用的'是哪兩張購物券、買的是什么水果記錄到記錄卡上,記錄好后,再去買,看看誰買的多。
(2)幼兒把自己買的情況記錄到卡片上,例如我用1元錢和8元錢買了桃子。
4、展示個別幼兒的記錄卡,發現互換關系。
師:誰來告訴大家,用哪兩張購物券合起來正好是9元?
5、知道9的8種分法。
師:哦,原來9有這么多的分法呢,讓我們一起來按順序說一說吧。
9可以分成1和8……9有幾種分法呀?(8種)
6、操作活動。
師:剛才我們玩了水果店游戲,玩的時候我們小朋友了9的八種分法,小朋友真聰明。現在小兔的媽媽想我們小朋友幫個忙,小兔在幼兒園學了9的組合,可還是不會做,請我們小朋友做給他看,你們愿意嗎?
(1)出示操作材料,介紹做法。
(2)幼兒做,教師指導。
師:做完后請爸爸媽媽檢查,檢查對了再交給我,我送給小兔媽媽,讓她的孩子看看。
活動反思:
這是一堂寓教于樂、生動、有趣的數學活動,幼兒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探索出9的8中不同分法。
本活動注重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主動探索,獲得知識。活動中,運用去玩具店購物這一情節貫穿,為幼兒提供多種活動材料,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主動、積極地探索出9的最佳分合方法,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
注重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活動中讓幼兒來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既是幼兒思維的過程,又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了培養。
最后知識鞏固時,為孩子創設了多個生活情景,讓他們把所學的組成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使得孩子們感受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01-18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5-30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9-08
大班數學教案09-09
大班數學教案【優選】07-07
大班數學教案(推薦)08-28
實用的大班數學教案09-20
大班數學教案(精品)09-20
大班數學教案[優秀]06-24
[精]大班數學教案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