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民族團結小故事作文(通用18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身邊的我身邊的民族團結小故事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身邊的民族團結小故事作文 1
上學啦!上學啦!同學們紛紛來到學校,雖然大家民族不同,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但是同學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大家聚集在一起組成了一個幸福的大家庭。我所在的班級就是這個大家庭的一部分。
我所在的班級可熱鬧啦!我們班有五十四個同學,大家來自不同的`地方,大多是少數民族,有拉祜族、白族、回族、傣族、哈尼族、彝族等,我們做過統計,單少數民族就有十二種,還有漢族呢,雖然大家的民族不同,風俗不同,語言也不同,但我們五十四個同學親如兄弟姐妹,和睦相處。上課時,我們一起讀書,寫作業,教室里時常傳出我們瑯瑯的讀書聲。下課了的時候,我們一起做游戲,打球、捉迷藏……還會到柳樹邊看小魚。最有趣的是同學們的故事,班里的小朱是回族,他給我們講有關回族的風俗,回族人不吃豬肉,因為傳說豬是他們的祖先,他那略帶幽默的語言常常讓大家哈哈大笑。小剛和小明是地地道道的拉祜族,他倆經常會用拉祜族語言交流,一有空,還會用拉祜族語言給我們唱歌,講故事,我們聽得津津有味,教室里時常傳出同學們的陣陣笑聲。我所在的班級就是這樣每天都有新鮮事,每天都是熱熱鬧鬧的。
我所在的班級很團結。上學期,學校舉行了一次運動會,在拔河比賽這個項目中,我們的對手十分強大,大家都以為我們是不可能取勝的。老師在一旁鼓勵我們,大家一起使勁,只要大家團結起來,就一定能取勝。隨著一聲哨響,比賽開始,大家一起喊起了口號:一二,一二,對手被我們有節奏的拖拽著,在我們身邊是同學們排山倒海的加油助威聲,我們緊握著繩子,誰也不放松,終于我們把對手拉過來了,我們取勝了,大家高興地緊緊相擁在一起。
我所在的班級就是這么一個熱鬧的、團結的、快樂的大集體,我們不分民族,互相尊重,彼此友愛,共同成長,正因為是這樣的一個班級,我們克服了一個個困難,取得了一次次優異的成績。古人云:“人心齊,泰山移。”是啊!我們的祖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泱泱大國,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在一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無論什么困難,我們各族人民團結一致,總能創造出奇跡。我相信,只要我們各族人民團結在一起,祖國的明天就會更美好。
我身邊的民族團結小故事作文 2
因為有你們,心中多了份溫暖;因為有你們,身邊多了份快樂。
在宿舍,共有七人,我們在一起生活了快三年了。我們之間互相關愛,一起參加生活學院的活動,一起經歷“風雨”。
制作新年賀卡前,趙老師說:你們也快中考了,到時候將會面臨各種學科的復習。可以抽出完整的一上午或一下午的時間很少,所以趁現在,為身邊的'朋友或老師做一個新年賀卡。他們給我們了很多幫助和回憶,為身邊的珍貴的人送上一份自己的感恩。
開始動手制作,卡紙在手中變換著樣子,會議在腦海里回放,不知不覺中,我已經有了那么多的回憶:小A在宿舍人都生病時,給我們挨個挨個的說多喝點水,衣服多穿點,小C你別只要風度不要溫度;小B多吃些飯,不要因為體重而什么都不吃……這時一杯熱水端來,我們看著她忙碌的背影,心像手中的溫水一樣,溫人心脾。
賀卡制作還在繼續,不擅長畫畫的去請教別人,材料不夠的相互去借。我們邊做邊聊說:“打算送給誰。”小C說:“她吧。”“她?是誰?”我們驚訝地問道。“你們都認識的人。”“難道是小D?”“不是,這是個秘密。”我們七嘴八舌地猜著,也試圖從她嘴里套出點話。可她的嘴像是石頭,撬也撬不開。
結束后,我們所有人看著她拿著她親手做的賀卡,去拍了那個人。“哦,原來是她。”“你們還以為是誰?如果不是她借我那條漂亮的裙子,我還不知道怎么辦呢。”
民族團結在身邊,愛在心中盛開。
我身邊的民族團結小故事作文 3
團結就是力量,五十六個民族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關于民族團結,我有著滿滿的記憶。
還記得,上學以后,我學會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是中國人”慢慢又知道“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的強大”。
從小,我就為我能生活在中國這片遼闊的土地而自豪驕傲,因為我知道,這片土地,匯聚的56份熱情;這片土地,匯聚的是56種希望;這片土地,匯聚的是56顆熾熱(chì rè)的愛國之心!我知道,我的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是一個各族兒女都團結一心,共同推動社會繁榮的發展大國。所以,站在這片土地上,我似乎從來都不會擔心會被遺棄,會被傷害。因為我深深地知道,中國很強大,各民族之間的.團結,不會被任何困難打倒。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四大發明改變了世界; 56個民族56支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 香港、澳門順利回歸,經濟發展又快又穩; 中國在世界屋脊修建了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鐵路,三峽工程的建設;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2008年奧運會舉辦成功了。
祖國——意味著這片古老的土地和世代相傳的人民。千百年來,她牽系、造就了我們民族至高的美和至深的愛。無數的共產黨人、人民解放軍浴血奮戰、拋頭顱、撒熱血是為了她;無數的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毫不保留地獻出自己的智慧、才華,艱辛地勞動是為了她!這是一種抵御外侮、眾志成城、團結一心、勇于拼搏的精神。這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民族精神。
滴水在大海中才能得到永生,生命在團結中才能綻放光芒。讓我們每個人都投入到偉大的民族團結進步這一洪流中去,團結進取、弘揚正氣、爭做民族團結的楷模。就像歌中唱到的:“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一樣。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用心、用愛,去傳承各族人民永遠一家親的傳統,不斷譜寫民族團結的新篇章!
我身邊的民族團結小故事作文 4
我們偉大的祖國,是由56個兄弟民族共同組成的命運共同體。雖然各民族在歷史上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各有不同,但總體趨勢是融合成為統一的中華民族,共同構成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國家的統一和各民族之間緊密的經濟文化聯系以及相互依存的關系,使得各民族的命運緊密地與祖國的命運相連。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始終是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主線。自秦漢時期開始,統一就成為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歷代統治者,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都認同自己是中國境內的一員,都將統一中國視為己任,將自己建立的王朝視為中華正統。新中國的成立不僅使中華民族重獲失去百年的獨立、自由和尊嚴,更開啟了各民族平等合作、共同繁榮發展的新時代。有了這個“大家庭”,13億同胞才能過上幸福生活;有了這個“大家庭”,56個民族才能和睦共處、共同繁榮。如今,各族人民正沐浴在偉大祖國的懷抱中,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中華民族也正在祖國繁榮昌盛的道路上邁向百年期盼的偉大復興。歷史和現實都再次證明了一個真理:祖國統一、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福祉所在;祖國分裂、民族離散,則是各族人民的不幸之源。國家統一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每個民族的生存發展、繁榮進步,首先取決于國家的命運,取決于國家的統一。
以下是幾個體現民族團結的故事:
1.和親使者——王昭君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西晉時,為避司馬昭之諱,改稱明君。西漢晚期生于南郡興山縣(今湖北省秭歸縣)。因聰慧麗質,漢元帝時入宮為待詔。
西漢晚期,漢匈兩族長期交戰,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苦難。直到漢元帝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漢朝答應了匈奴呼韓邪單于的請求,同意派遣王昭君出嫁和親。這一舉動標志著漢匈兩族之間的和解,開啟了兩國民族友好相處的新篇章,為后世人民所稱道。
王昭君主動選擇遠嫁異族,離開故鄉出塞,展現了她作為一個女性所具備的非凡勇氣和決心。她毅然決定踏上北方的征途,不畏邊塞的荒涼和北地的嚴寒,展現了她超越傳統束縛的勇敢和膽識。王昭君出塞和親,不僅是一樁個人命運的轉折,更是當時漢匈兩族政治關系中的重要事件。
昭君出塞后的60年,是漢匈兩族和睦相處的60年,也是整個漠南地區包括呼和浩特地區在內和平發展的60年,牛馬布野人民繁榮昌盛的景象在這段和平時期達到了巔峰。經歷了戰亂之后享受了長達60年的和平生活的漢匈各族人民,對王昭君懷著深深的敬意和愛戴。傳說中,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呼韓邪單于。她出塞時,和呼韓邪單于一起走到黑河邊,只見朔風呼嘯,飛沙走石,人馬無法前行。昭君輕輕撥動她所帶的琵琶,頓時狂風停歇,天上彩霞飄蕩,祥云繚繞,地下冰雪融化,萬物復蘇。不一會兒,青草滿地,野花盛開。遠處的陰山綠意盎然,近處的黑水清澈。無數百靈、布谷、喜鵲飛來,在她們頭頂盤旋歌唱。單于和匈奴人民歡欣鼓舞,于是就在黑水邊定居。隨后,王昭君和單于游歷陰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所至之處,水草豐盛,人畜興旺。在干旱之地,昭君一彈琵琶,地上便涌現出玉帶般的河流和綠草如茵。昭君還從錦囊中取出五谷種子,灑在土地上,五谷雜糧便生長出來。昭君辭世時,農牧民們紛紛前來送葬,用衣襟裝土,以示哀思。
包一包的壘起了昭君墓。傳說昭君墓一日三變,晨如鋒,午如鐘,酉如樅。就是說,昭君墓早晨猶如一座山峰,中午猶如一座鼎鐘,黃昏時猶如一棵雞樅(傘菌科圓錐形菌綱植物)。
王昭君是民族團結友好的象征,她的功績也得到后世的尊重。
2、文成公主進藏的民間故事
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公主或宗室女子嫁給蕃邦國王并進行和親的案例。唐太宗時期,有一位名叫文成的公主遠嫁吐蕃,成為了和親的典范。她的嫁娶促進了漢藏兩族之間的友好關系,為兩族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帶來了積極的影響。因此,如今人們將文成公主視為歷史上最為杰出的和親使者之一。
成功的女外交家實不為過。
唐太宗貞觀十二年,吐蕃的松贊干布率領大軍進攻邊境的松州城。當時,唐朝國力強盛,太宗派侯君集督率軍前去迎敵。經過一場激烈的戰斗,吐蕃軍在松州城下被擊潰,松贊干布只得屈服投降。面對大唐的強大,他不禁感嘆大唐的國力和軍隊的強大,對唐朝的繁榮和強盛深感敬佩。
上書謝罪的同時,還特向唐廷
求婚。
唐太宗經過一番考慮,決定答應他的請求,于是在宮中選定了一個通曉詩書的宗室之女,封她為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原是唐太宗一個遠親李姓王侯之女,自幼飽讀詩書,她雖然對遙遠的吐蕃心存疑慮,卻又充滿了對新奇的向往,因而也就應允了。經過兩個多月的準備,于貞觀15年隆冬,一支十分可觀的送親隊伍,在禮部尚書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率領下,護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親。這支隊伍,除了攜帶著豐盛的嫁妝外,還帶有大量的書籍、樂器、絹帛和糧食種子;組成成員除文成公主陪嫁的侍婢外,還有一批文士、樂師和農技人員,幾乎就象一個“文化訪問團”和“農技隊”。唐太宗深謀遠慮,覺得只有千方百計地對他們從經濟
和文化上予以協助,使吐蕃在潛移默化中感激和追隨大唐。文成公主實際上就是肩負著
這項和睦邦交的政治任務而遠嫁,這支送親的隊伍也是前去協助她完成這項使命的。
唐朝文成公主嫁給藏王松贊干布的故事,流傳1000多年了。漢藏聯姻促進了民族團結,特別是對藏族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當時漢族的紡織、建筑、造紙、釀酒、制陶、冶金、農具制造等先進生產技術,以及歷 法、醫藥等都陸續傳入了藏族地區。同時,漢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
3.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故事
為了促進文化交流和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決定將國都從平城遷至洛陽。
為了這個,他擔心大臣們會反對遷都的提議,因此先提出了要對南齊進行大規模進攻的計劃。在一次朝會上,他向大臣們提出了這個計劃,結果大臣們紛紛表示反對,其中最為激烈的反對聲音來自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勃然大怒道:“這是我的國家,你竟敢阻撓我出兵?”拓跋澄卻堅定地回答道:“雖然國家是陛下所有,但我作為大臣,必須忠言逆耳,明知出兵有危險,豈能不勸諫。”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宮里,再單獨召見拓跋澄,跟他說:“老實告訴你,剛才我向你發火,是為了嚇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覺得平城是個用武的地方,不適宜改革政治。現在我要移風易俗,非得遷都不行。這回我出兵伐齊,實際上是想借這個機會,帶領文武官員遷都中原,你看怎么樣?”
拓跋澄恍然大悟,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張。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親自率領步兵騎兵三十多萬南下,從平城出發,到了洛陽。正好碰到秋雨連綿,足足下了一個月,到處道路泥濘,行軍發生困難。但是孝文帝仍舊戴盔披甲騎馬出城,下令繼續進軍。
大臣們本來不想出兵伐齊,趁著這場大雨,又出來阻攔。孝文帝嚴肅地說:“這次我們興師動眾,如果半途而廢,豈不是給后代人笑話。如果不能南進,就把國都遷到這里。諸位認為怎么樣?” 大家聽了,面面相覷,沒有說話。孝文帝說:“不能猶豫不決了。同意遷都的往左邊站,不同意的站在右邊。”
一個貴族說:“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遷都洛陽,我們也愿意。”許多文武官員雖然對遷都持保留態度,但是聽說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支持遷都。
孝文帝安排好了洛陽的事務后,派任城王拓跋澄返回平城,向當地的王公貴族宣傳遷都的好處。隨后,孝文帝親自前往平城,召集貴族老臣,就遷都一事展開討論。
平城的一些貴族反對孝文帝的決定,提出了各種理由,但都被孝文帝一一駁倒。最終,那些貴族無法找到合理的借口,只好無話可說。
“遷都是大事,到底是兇是吉,還是卜個卦吧。”
孝文帝說:遷都之事已成定局,何須再卜卦。治理天下者當以四海為家,變幻莫測,南征北戰皆須果斷決斷。前人幾經遷徙,今我亦可再行遷徙,豈有不可移動之理?
我身邊的民族團結小故事作文 5
我住在烏魯木齊市,這是一座美麗的城市。
國際大巴扎是每位來新疆旅游的游客必游玩的勝地。而我的學校烏市第四十小學就在國際大巴扎旁邊,學校有著漢、哈、維、回、烏孜別克族等各族學生。
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各民族同學之間團結互助,一起學習,構建了一個包容互助,彼此尊重的大家庭。在這里,點點滴滴的溫情溫暖著每一個人。
在學校運動會開展之際,我們班的部分同學和老師們緊張的在位開幕式走方陣,“紅綠燈”體操做準備。當我們學習喊口號時,漢語系的老師和同學們會幫助我們,叫我們一些好聽又好記的口號。
當漢語系的小朋友們記不起“紅綠燈”體操的一些動作時,能歌善舞的我們會叫他們一些難度較高的動作。在陽光明媚的操場上大家歡歌笑語,熱鬧非凡。在熱鬧的排練和準備中,同學們更是全身心的.投入。民漢同學配合默契,掌握迅速,反應機智。大家心意相通,沒有絲毫的隔閡。
不知不覺中,我們懂得了老師常常給我們講的相互包容,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彼此尊重的全部含義。
我身邊的民族團結小故事作文 6
“姐姐,中午不要做飯了,到家里去吃抓飯。”那仁和布克牧場布德恩江村民努爾巴哈特來到鄰居托爾根家,邀請她去家里吃飯。 “鍋里的蒸餃就快熟了,端上一碗帶給孩子。”托爾根搓著手說。那仁和布克牧場布德恩江村,有兩戶村民結鄰19年,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結下了親如一家的情誼。
今年50多歲的托爾根是蒙古族,與她家一墻之隔的就是她的哈薩克族妹妹努爾巴哈特家。
1996年,托爾根一家從伊克托里村(牧業隊)搬到布德恩江村生活,看到搬來了新鄰居,努爾巴哈特熱情地前去打招呼,晚上還邀請托爾根一家到家里吃飯。努爾巴哈特的開朗、熱情讓托爾根心里暖暖的,她打心眼喜歡上這個哈薩克族妹妹。
你幫我打草,我幫你放牧,每年6月初至9月底,托爾根會和丈夫回到牧業隊放牧,努爾巴哈特家的牲畜全由托爾根家代牧,托爾根家的10畝草場到了打草季節,努爾巴哈特家會幫忙打草,多年來,兩家人已經形成了默契。
1996年,托爾根一家從牧區搬到布德恩江村定居,就住在米熱木汗家隔壁,托爾根在村里認識的第一個人也是米熱木汗。從那時起,無論誰家打草、放羊、蓋房子,彼此都會搭把手。
讓托爾根記憶最深的是2012年她與女兒去青海省看病,米熱木汗幫她照看了十幾天牲畜。那年,托爾根的老公去世兩年,托爾根和兩
個女兒相依為命。走時正值冬季,天寒地凍,托爾根將家里的牲畜都交給了米熱木汗。
托爾根一走十幾天,米熱木汗和妻子每天喂過自家的牲畜后就到托爾根家幫著喂牛、喂羊,不僅如此,米熱木汗還和妻子將托爾根家里外打掃得干干凈凈。
托爾根說,當她和女兒回來時,看到院子里干干凈凈,房子里爐火燒得正旺,一下子從外暖到了心里。沒想到米熱木汗和他的`妻子把她家當自己家一樣操心,感動得熱淚盈眶。
為了向米熱木汗一家表示感謝,托爾根買了禮品送到米熱木汗家,還做了一桌豐盛的晚餐。
托爾根說,米熱木汗和他的妻子為人正直、脾氣好、愛幫助別人。18年來,米熱木汗沒有因為她和自己不是一個民族而疏遠她,在她心里,米熱木汗就像是她的親弟弟。
米熱木汗一家四口靠種地維持生計,一年收入4000元左右,是村里的低保戶。
托爾根家搬到米熱木汗家隔壁時,米熱木汗由于對牲畜養殖沒有經驗,家里僅養了一頭牛。于是托爾根幫助米熱木汗發展養殖,牛羊產羔、預防疾病等都是手把手教。
2013年,米熱木汗的大兒子考上了大學,需要6000元學費。米熱木汗東拼西湊還差一千多元,托爾根知道后主動送去了一只羊,解決了米熱木汗的燃眉之急。
米熱木汗說,當時托爾根帶著兩個女兒生活,經濟條件也不寬裕,就沒向她開口,沒想到托爾根主動幫助了他。這件事他永遠都不會忘記。
如今,每到夏季放牧時,米熱木汗就將牲畜交給托爾根幫忙代牧。秋天打草時,米熱木汗總會幫著托爾根打草、拉草。
現在,托爾根家蓋起了紅磚房,米熱木汗家的牲畜也發展到了30多頭只。
布德恩江村主任烏蘭夫說:“布德恩江村常住人口90戶,蒙古族和哈薩克族戶數相當。托爾根和米熱木汗兩家互幫互助的事全村家喻戶曉,要是全村的人都能像他們兩家一樣,那將是非常美好的事。”
我身邊的民族團結小故事作文 7
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個美麗壯觀的藍色星球,上面住居著一個很團結的國家——中國。
它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只有我們心心相連、手手相牽,五十六個民族才會融為一個直正的大家庭,如果我們各民族和睦相處、共創和諧,我們一定能建設好我們的祖國。
56個民族,56朵花,56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每當我聽到這句歌詞,我都會想起我們學校很多不同民族的同學互相幫助的'時候。
我是一個維吾爾族姑娘,剛轉學來這個學校的時候,因為是從二年級才轉學來的,還沒有漢語功底,經常會有發音不準,字寫錯等的事情,學習起來是相當的困難。
但是,我旁邊的一些同學吳俊雨、李欣潔、周曉藝等漢族同學會經常幫助我在學習上的困難,因此,我的成績才提了上來。
我對她們的非常感激,心想她們有困難我一定要幫助她們。果不其然,一天輪到我們班值周了,可是我們學校也有民語班,但他們不會維吾爾語,于是我想:我一定要幫助她們!我告訴他們幾個最基礎的維吾爾語,比如說不要在樓道里跑的維吾爾語,還有靠右行的維吾爾語……我很高興,能夠幫助他們。
我身邊的民族團結小故事作文 8
我班的35名同學中,有19名是新居民同學。由于地域特點,民族文化,生活方式等差異,新居民同學的`一些做法與我們有差別,我經常在想做點增進民族感情的事情。
現在,多數人愛用一次性杯子,尤其是用一次性紙杯招待客人,認為這樣干凈衛生。但是,目前的紙杯子,都存在著一個共同問題,一袋紙杯中的杯子往往圖案一模一樣。在人多的場合,很容易造成混淆,造成浪費。
要解決上述問題,我有一個絕佳方法,將紙杯與民族文化合二為一。我國有56個民族,一袋紙杯是50只,兩個數字接近。把各民族文化印在紙杯上,一袋紙杯裝56個。這樣每個紙杯子就有了自己的“身份證”,使用時就能區別,不會認錯了。這樣既節約紙杯,減少資源浪費,同時又能讓人們在用紙杯時接受民族文化教育,增強民族意識,增進各民族團結。
民族人物圖案紙杯設計好后,我請爸爸到印刷廠去印刷。我研究制作的“五十六個民族人物圖案紙杯”,在桐鄉市“我們愛科學”小學生科學研究成果評比中獲得一等獎。通過研究制作民族文化紙杯,提升了我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我身邊的民族團結小故事作文 9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每當這一首歌在我耳邊響起時,我都深有感觸。
記得那一年,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大草原上,我們訪問的是呼和浩特,我們從機場到大草原花了兩三個小時,在這兩三個小時里,四周全都是茫茫的大草原。初入草原,看不到什么東西,但能聽到小鳥委婉的歌聲。走了一會兒,牛羊便多了起來,也出現了蒙古包,快了,快到了。忽然在小山丘上出現了一群馬,馬上的人們看見了,立刻撥轉馬頭,在汽車的左右和前方引路,看見了幾座蒙古包。
進了蒙古包,主人們熱情款待著我們,又是奶茶又是奶豆腐,又是手抓羊肉,吃得我們差點站不起來。吃完后,我們又去騎了當地的`蒙古馬,這的馬又高又壯,我費了好不勁才上去。我發現蒙古人很熱情,雖然語言不通,但心可是一樣的。
我們在蒙古包內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我們就要走了,誰也不肯,主人們把我們送出了好遠,才不舍得離去。
是啊,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我身邊的民族團結小故事作文 10
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個美麗的藍色星球上面住著一個國家—中國。這個國家有五十六個民族組成,他們親如兄弟姐妹,一個也不可缺少。
在我的身邊就有少數民族同學。我們相處的`很好,我們在一起共同度過了六年,我們就像兄弟姐妹一樣,一起玩耍,一起學習,非常快樂。
有時他們的父母不在家,我們還會幫他聽寫。他們很會唱歌,也很會跳舞。在課下時他們有時也會教我們唱他們民族的歌曲,跳他們民族的舞蹈。
他們還很有愛心,在公交車上他們經常會給小朋友、老人以及行動不方便的人讓座。
我們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非常開心,每當我們有傷心的事情,向他們傾訴后,他們都會盡力安慰我們,或者逗我們笑。我們組成了一個快樂的大家庭。
我們的國家有十三億人,在這個擁有十三億人口的大家庭中有五十六個民族。僅僅是在新疆,就有四十七個不同的民族,有漢族、維吾爾族、回族、哈薩克族、蒙古族……
既然我們同生在中國,同生在新疆,我們就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讓民族團結之花開放的更加絢麗多彩。
我身邊的民族團結小故事作文 11
星期五下午的班會,我們舉行了一次名叫“民族團結力量大”的主題班會,我們采用的是詩朗誦的方式去歌頌我們偉大的祖國。
在班會開展的前兩天,我們查找了一些關于民族的資料,如:中華民族為什么如此的強大?中華民族是如何傳承五千年的?等一系列關于民族團結的資料。這些資料使我悟出一個道理:民族團結是靠五十六個民族的兄弟姐妹組成的一個新中國,中國的強大力量就是來源由這五十六個民族的鄉親父老,所以我們才有這樣的中國,才有這樣團結的人民。
現在,強大的中國更加團結起來了,像2008年5月12日那一次無比恐怖的“汶川大地震”。在汶川大地震中我們看見許多有愛心的人民紛紛伸出自己的手,幫助有困難的人民。這些有愛心的事是什么在催使著我們?是民民族團結啊!因為有強大的.民族我們才會有好日子過。
如果一個國家中沒有民族團結的意念,那這個國家將無法生存下去了,從這里我可以看見:中國為什么會那么強大?就是我們的人民很團結一致。
通過這一件事情后,我知道了我們祖國母親是如此的強大,我們的民族是如此的團結啊!所以我們要踏實做人,養成一種良好的品質,回報給我們的祖國。
我身邊的民族團結小故事作文 12
我們國家有56個民族,共同擁有一個叫“中華”的大家庭。56個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都是中華大家庭的主人。大家可以想象,如果一個大家庭的成員之間總是打架吵鬧不斷,家庭成員會覺得幸福嗎?相反,如果我們團結友愛,這個大家庭才會生活的更好。
大家都知道56個民族中漢族人民最多,但是其他民族——少數民族,也很棒。比如:新疆的.維吾爾族,他們的葡萄干多么香;貴州的苗族,他們的服飾和手飾多么漂亮;云南的傣族,他們的孔雀舞多么優美;云南的彝族,他們的火把節多么壯觀。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但是,只有大家團結起來才會使“中華”這個大家庭變得“美麗”起來。
每一個民族都在為祖國的建設做著應有的貢獻,每個民族的人民都在用自己的雙手建設著自己的家園,而這千千萬萬個家園組成了我們的祖國。我們不能說哪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好或不好。
有一句歌詞,它這樣唱:“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對啊!我們只有“天山雪松根連根,各族人民心連心”才能真正使各個民族共同擁有一個叫“中華”的大家庭!
我身邊的民族團結小故事作文 13
民族團結就像一朵盛開的花朵,牽動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在幾天前,我們的學校組織了一次前往五堡學校的“民族團結一家親手拉手”活動,我十分榮幸的參加了這次活動。
因為在2016年10月份我們兩所學校就進行了手拉手系列活動,所以這次老師讓我們去參加活動,也是為了進一步促進民族團結和加深兩校的'友誼之情。
到了目的地,我見到了我手拉手的民族小朋友,她是一名漂亮、文靜的小姑娘,我們很快就成了好朋友,互相講著民族團結和一些生活學習上的事情。
大概十一點多,民族小朋友們開始了她們精彩的表演,她們歡樂的舞蹈、盡情的唱歌,斗雞等活動,場面十分精彩。我們學校也向他們表演了節目,有優美的歌曲,有流利的誦讀,還有雄健灑脫的書法,雙方的精彩表演,就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了。
通過這次活動,我了解到了新疆是一個多民族地區,各民族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團結。民族團結,人人有責,讓我們開始行動起來吧!為民族團結做出一分貢獻,確保新疆的和平發展!
我身邊的民族團結小故事作文 14
在茫茫宇宙中有一個美麗壯觀藍色星球,上面住居著一個很團結國家——中國。
它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只有我們心心相連手手相牽,五十六個民族才會融為一個直正大家庭,如果我們各民族睦相處共創諧,我們一定能建設好我們祖國。
56個民族,56朵花,56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每當我聽到這句歌詞,我都會想起我們學校很多不同民族同學互相幫助時候。
我是一個維吾爾族姑娘,剛轉學來這個學校時候,因為是從二年級才轉學來,還沒有漢語功底,經常會有發音不準,字寫錯等事情,學習起來是相當困難。
但是,我旁邊一些同學吳俊雨李欣潔周曉藝等漢族同學會經常幫助我在學習上困難,因此,我成績才提了上來。
我對她們非常感激,心想她們有困難我一定要幫助她們。果不其然,一天輪到我們班值周了,可是我們學校也有民語班,但他們不會維吾爾語,于是我想我一定要幫助她們!我告訴他們幾個最基礎維吾爾語,比如說不要在樓道里跑維吾爾語,還有靠右行維吾爾語……我很高興,能夠幫助他們。
我身邊的民族團結小故事作文 15
蔚藍的天空,是因為有了白云的點綴才不會寂寞;寬廣的大地,是因為有了萬物的裝點才會生機盎然。在由56個民族構成的大家庭里,我們互相幫助,團結一心,一同建造這美麗富饒的家庭。
民族團結一家親,56個民族,56個習俗,56種文化,把大地裝點的絢麗繽紛,把祖國的天空描寫地雄偉壯麗。
在學校里,我們身邊有許多少數民族的同學,我們互幫互助,教學相長,共同學習,共同進步。雖然漢族居多,但每一個漢族同學都有一個少數民族的.朋友,我們彼此信賴,十分默契,我們同風雨共患難。還有一些少數民族的老師,他們盡職盡責,為我們耐心地解答每一道題,讓我們打開智慧的大門。
在社會里,一個鄉村,一個縣城里都會看見與少數民族組合鄰居,和睦相處,彼此在院里乘涼、唱歌、談論著自己民族的習俗,看上去十分的溫馨。
在單位里,與少數民族相處十分幽默,一起聊天,一上辦公,一起為美好的社會盡一份力。民族團結是一張合影,他讀懂了人們的心靈,他唱出了人民的心聲。
民族團結,是精神的支柱,民族團結,是精神的動力,民族團結,是不朽的靈魂!民族團結一家親,讓中國走向繁榮富強,共建美好家園!
我身邊的民族團結小故事作文 16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
我們是“民族之家”中的一份子,維護民主團結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與班里的同學要和睦相處,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首先我們要從少年強做起,只要我們都有一顆民族團結之心,國家漸漸就會強大起來;只要我們有一顆民族之心,就算是一盤散沙,混合著一些泥土,也會慢慢的凝固起來;只要我們有一顆民族團結之心,就不會發生以往的悲劇。
歷史書上曾經描寫過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的小故事,在遙遠的古代,這些少女都懂得維護民主團結,正是她們的'貢獻,才會使我們的民族團結意識越來越清晰。
雖然我們不能像這位偉大的母親那樣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平等對待班上的民族同學,不能受一些謠言的影響。希特勒說過這樣一句話:“民族國家的創造,絕不是毅力單薄的民族主義聯合會所所能濟世的,只有具備鋼鐵般堅決意志的單獨運動,才能打倒其他一切運動而獲得最后的勝利。”
一座斷橋,只要有力量一定可以修復好;一盤散沙,只要有泥土和水,一定可以凝固起來;一個國家,只要有一顆民族之心一定可以強大起來。
我身邊的民族團結小故事作文 17
現實生活中,一些不足為奇的事,一些不足掛齒的事,生活中需要的一切,不可能自己生產。所以,人類是生活在團結合作的生活中,人類無疑是幸福的,但人類的團結有虛偽的團結。
不僅人類學會團結,就連小小的螞蟻,在發現食物后,都會共同合作。把食物搬“回家”它們小小的體形,居然能把超過自己的許多倍的東西搬運。體現了團結合作的精神。
縱觀古今中外,任何一個人的成功都離不開集體團結的力量。智勇雙全的張良,若不是投靠了劉邦,單靠單槍匹馬的行刺,能實現宏圖大志嗎?離開了笛卡爾的啟示和普里斯特等人的共同研究的科技成果,牛頓能提出“牛頓第一定律”嗎?
單靠一朵美麗的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個人只有融入團結的集體才能實現宏偉目標。
因此,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精誠團結,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謀求進步和發展。特別是我們這些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的青少年更應該學會團結,這樣才能立足社會。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作為炎黃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
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團結,了解團結的重要性。讓團結伴隨我們。今天的中國需要團結明天的中國更需合作,讓我們共同建設美好的祖國。
我身邊的民族團結小故事作文 18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同時也非常的好吃,如果再加一些鮮肉和酸菜做餡兒,味道就會更加的鮮美。
肉食多來自家畜,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歡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說,苗族的食用油除動物油以外,大部分都分茶油和菜油,因此炒出來的飯也非常香,非常好吃。
苗族人特別注意禮儀,例如:客人來訪,必須要殺雞宰鴨盛情款待,若是遠道而來的貴客,必須要喝牛角酒。
吃雞時,雞頭要敬給客人中的長者,雞腿則要賜給年紀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還有分雞心的`習俗呢,即由家里年紀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雞心拈給客人,但客人不能自身“獨吞”,必須把雞心平均分給在座的所有老人,以表示尊敬。
如果客人酒量小,不喜歡吃肥肉,可以向主人說明情況,主人就不會勉強客人,但不吃飽喝足,那就會被視為看不起主人。
苗族也講究真情實意,非常熱情,最忌浮華與虛偽,交談中用敬語稱呼,迎客要穿節日服裝,以表示歡迎,看來苗族人特別重視禮儀呀!
這就是我喜歡的民族!
【我身邊的民族團結小故事作文】相關文章:
我身邊的民族團結小故事作文1500字07-03
我身邊的民族團結小故事征文1000字11-02
我身邊的民族團結小故事作文1500字經典【15篇】07-03
我身邊的民族團結小故事作文1000字(通用10篇)08-05
我身邊的民族團結小故事作文1000字(通用10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