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霹靂手的成語故事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成語吧,成語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你知道經典的成語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霹靂手的成語故事,歡迎閱讀與收藏。
成語名稱:霹靂手
成語拼音:pī lì shǒu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指能吏。
實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詞
成語結構:偏正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指斷案敏捷的人。
成語來源:《舊唐書·裴凗傳》:“由是大知名,號為‘霹靂手’。”
霹靂手的成語故事
唐朝時期,年輕漂亮的裴琰之任同州司戶參軍,刺史李崇義看不起他,給他出難題,把州中積壓多年的舊案數百件交給他,讓他短期內判完。裴琰之很快判完,而且判詞非常妥當。李崇義大吃一驚,從此刮目相看。裴琰之因此獲“霹靂手”的美稱。
霹字開頭的成語
霹靂手
包含有霹字的成語
霹靂手
一、成語出處:源自《舊唐書裴漼傳》的歷史典故
“霹靂手” 這一成語,最早記載于《舊唐書裴漼傳》,講述的是唐代名臣裴漼斷案如神、雷厲風行的故事。
據史料記載,裴漼年輕時曾任監察御史,當時吏部有一批積壓許久的官員考核案件,因涉及人員復雜、爭議較多,歷任官員都不敢輕易處理,導致大量事務停滯。裴漼接手后,并未推諉拖延,而是立刻投入工作,他通宵達旦梳理案卷,逐一核查細節,僅用短短數日就將所有積壓案件審理完畢,且判決結果公正合理,無一人提出異議。
同僚們對他的效率與能力驚嘆不已,紛紛稱贊道:“裴御史真霹靂手也!” 這里的 “霹靂” 象征著速度快、力量強,如同驚雷般迅速解決難題,“霹靂手” 由此成為形容人辦事果斷、效率極高的代名詞。
二、核心含義:三層遞進的語義解讀
基礎含義:指處理事務時動作迅速、不拖沓,能在短時間內解決復雜問題,強調 “效率高”。
例:面對堆積如山的文件,他僅用一天就整理完畢,同事們都稱他為 “辦公室里的霹靂手”。
深層含義:暗含 “能力強、有魄力” 的特質,不僅體現速度,更突出解決問題的質量與決斷力。
例:這位工程師在項目遇到技術瓶頸時,提出創新方案并快速落地,不愧是行業內的霹靂手。
情感色彩:多為褒義,用于贊美他人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展現出的高效與果敢,無負面引申義。
三、用法場景:適用范圍與典型示例
職場場景:形容同事、領導處理工作事務時的高效,如 “新經理上任后,迅速解決了部門遺留問題,真是霹靂手作風”。
專業領域:贊美專業人士在技術攻關、項目推進中的果斷,如 “急診醫生憑借豐富經驗,快速診斷并救治患者,堪稱醫療界的霹靂手”。
日常生活:用于小事中的高效表現,如 “媽媽總能在半小時內做好一桌飯菜,是家里的霹靂手”。
需注意:該成語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贊美場合,口語中可簡化為 “做事真霹靂”,但保留核心語義。
四、文化價值:背后的職場精神與歷史啟示
“霹靂手” 的典故不僅是對裴漼個人能力的肯定,更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中對 “實干精神” 的推崇:
反對拖延:裴漼打破 “積壓案件” 的僵局,啟示人們面對問題應主動出擊,而非消極等待。
效率與質量并重:他的快速判決以 “公正” 為前提,說明 “霹靂手” 并非盲目求快,而是 “快而準” 的結合,這對現代職場仍有重要借鑒意義。
榜樣的力量:同僚的稱贊讓 “霹靂手” 成為流傳千年的典故,也體現了人們對優秀能力的認可與向往,激勵后人提升自身效率與決斷力。
【霹靂手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古代關于弓箭手的成語故事大全02-06
經典成語故事03-12
成語故事01-30
龍的成語故事07-15
成語故事(精選17則)11-15
因禍得福成語故事05-27
袂云汗雨成語故事12-05
成語故事《守株待兔》06-16
從善如流的成語故事11-21
道聽途說的成語故事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