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刀削面閱讀答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山西刀削面》閱讀答案
語文閱讀理解在語文教學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它不僅是學生日常獲取知識、信息重要方法,也是學生自身全面發展的必然需要和適應未來信息社會的必備技能。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山西刀削面》閱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山西刀削面》閱讀答案1
山西刀削面
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風味獨特,馳名中外。刀削面全憑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棱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歡迎。它同北京的打鹵面、山東的伊府面、河南的魚焙面、四川的擔擔面,同稱為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譽。
刀削面對和面的技術要求較嚴,水、面的比例,要求準確,一般是一斤面三兩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團,然后用濕布蒙住,餳(xíng,使其變軟)半小時后再揉,直到揉勻、揉軟、揉光。如果揉面功夫不到,削時容易粘刀、斷條。刀削面之妙妙在刀功。刀,一般不使用菜刀,要用特制的弧形削刀。操作時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團,右手持刀,手腕要靈,出力要平,用力要勻,對著湯鍋,嚓、嚓、嚓,一刀趕一刀,削出的面葉兒,一葉連一葉,恰似流星趕月,在空中劃出一道弧形白線。面葉落入湯鍋,湯滾面翻,像銀魚戲水,煞是好看。高明的廚師,每分鐘能削二百刀左右,每個面葉的長度,恰好都是六寸。吃面前,能夠參觀廚師削面,無異于欣賞一次藝術表演。
刀削面的調料(俗稱“澆頭”或“調和”),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番茄醬、肉炸醬、羊肉湯、金針木耳雞蛋打鹵等,并配上應時鮮菜,如黃瓜絲、韭菜花、綠豆芽、煮黃豆、青蒜末、辣椒面等,再滴上點老陳醋,十分可口。
1.山西人喜食刀削面是因為其具有()的特征。
2.指出下列句子的說明方法并分析其表達作用。
(1)面葉落人湯鍋,湯滾面翻,像銀魚戲水,煞是好看。
(2)高明的廚師,每分鐘能削二百刀左右,每個面葉的長度,恰好都是六寸。
3.選文加粗句中的“一般”不能去掉,為什么?
4.除刀削面、汾酒、老陳醋之外,山西還有很多的地方特產,請寫出你熟悉的一種特產名稱,并簡要介紹其特點。
特產:
特點:
參考答案:
1、外滑內筋,軟而不粘
2、(1)打比方,形象地描寫出刀削面在鍋中翻滾的姿態,給人以美感。(2)列數字,說明了廚師削面速度快,技藝高超。
3、削面有時也會用到菜刀。去掉“一般”表達就不準確了。
4、例:聞喜煮餅松軟可口,甜而不膩
《山西刀削面》閱讀答案2
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風味獨特,馳名中外。刀削面全憑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棱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歡迎。它同北京的打鹵面、山東的伊府面、河南的魚焙面、四川的擔擔面,同稱為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譽。
刀削面對和面的技術要求較嚴,水、面的比例,要求準確,一般是一斤面三兩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團,然后用濕布蒙住,餳(xíng,使其變軟)半小時后再揉,直到揉勻、揉軟、揉光。如果揉面功夫不到,削時容易粘刀、斷條。刀削面之妙妙在刀功。刀,一般不使用菜刀,要用特制的弧形削刀。操作時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團,右手持刀,手腕要靈,出力要平,用力要勻,對著湯鍋,嚓、嚓、嚓,一刀趕一刀,削出的面葉兒,一葉連一葉,恰似流星趕月,在空中劃出一道弧形白線。面葉落入湯鍋,湯滾面翻,像銀魚戲水,煞是好看。高明的廚師,每分鐘能削二百刀左右,每個面葉的長度,恰好都是六寸。吃面前,能夠參觀廚師削面,無異于欣賞一次藝術表演。
刀削面的調料(俗稱“澆頭”或“調和”),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番茄醬、肉炸醬、羊肉湯、金針木耳雞蛋打鹵等,并配上應時鮮菜,如黃瓜絲、韭菜花、綠豆芽、煮黃豆、青蒜末、辣椒面等,再滴上點老陳醋,十分可口。
閱讀題目
(一)基礎積累題(每題2分,共6分)
山西刀削面被譽為“五大面食名品”之一,其最核心的得名原因是?
請根據文本解釋“餳面”的含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刀削面的“澆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析鑒賞題(每題4分,共8分)
請從說明方法的角度賞析下列句子:“面葉落入湯鍋,湯滾面翻,像銀魚戲水,煞是好看。”
文本中兩處出現“一般”一詞(“一般是一斤面三兩水”“一般不使用菜刀”),請結合其中一處分析該詞的表達效果。
(三)拓展探究題(6分)
本文從“風味特點”“制作工藝”“調料搭配”三個維度介紹刀削面,請結合文本內容,說說刀削面能夠“馳名中外”的原因,并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對“美食中的文化”的理解。
參考答案
(一)基礎積累題
全憑刀削制作而成。(依據文本第①段“刀削面全憑刀削,因此得名”)
指將揉好的面團用濕布蒙住放置半小時,使其變軟的過程。(依據文本第②段括號內注釋及上下文)
刀削面的調料(或:搭配面條的各種醬料、鹵汁等)。(依據文本第③段首句)
(二)分析鑒賞題
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將面葉在湯中翻滾的姿態比作“銀魚戲水”,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刀削面烹飪時的動態美感,既體現了面葉的潔白與靈動,又增強了文本的趣味性和畫面感,讓讀者能直觀感受到刀削面的制作之美。
以“一般不使用菜刀”為例,“一般”表示通常情況下的做法,說明制作刀削面時多數使用特制弧形削刀,但不排除特殊情況下使用菜刀的可能。該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準確、嚴謹的特點,避免了表述的絕對化,符合實際情況。
(三)拓展探究題
馳名中外的原因:①風味獨特,面葉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②制作工藝精湛,從和面的比例控制到刀功的精準嫻熟,兼具技術性與觀賞性;③調料豐富多樣,能搭配不同澆頭與鮮菜,適配多種口味需求。
美食中的文化理解:示例:刀削面的制作過程蘊含著山西人民對技藝的精益求精——和面講究比例、刀功追求精準,這是勞動人民智慧的體現;而多樣的調料搭配則反映了當地的飲食習俗與地域特色。生活中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北京烤鴨的片鴨技藝、四川火鍋的香料搭配,這些美食不僅滿足味蕾,更承載著一方水土的文化記憶與人文情懷,是地域文化的生動載體。
【《山西刀削面》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山西刀削面閱讀答案07-02
《游山西村》 閱讀答案05-31
游山西村閱讀答案11-02
《游山西村》閱讀答案11-14
《游山西村》閱讀答案09-06
《游山西村》的閱讀練習及答案10-27
《游山西村》陸游閱讀答案07-24
游山西村陸游閱讀答案11-13
甲游山西村乙夜泊水村閱讀答案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