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冬天的古詩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冬天的古詩,歡迎閱讀與收藏。
冬天的古詩 1
1、《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3、《終南望余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4、《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5、《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6、《梅花》
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7、《冬至夜懷湘靈》
唐·白居易
艷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8、《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9、《塞下曲》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10、《冬夕》
唐·岑參
浩汗霜風刮天地,溫泉火井無生意。
澤國龍蛇凍不伸,南山瘦柏消殘翠。
11、《初冬夜飲》
唐·杜牧
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干?
12、《冬夜送人》
唐·賈島
平明走馬上村橋,花落梅溪雪未消。
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無限路迢迢。
13、《窮冬曲江閑步》
唐·裴夷直
雪盡南坡雁北飛,草根春意勝春暉。
曲江永日無人到,獨繞寒池又獨歸。
14、《冬郊行望》
唐·王勃
桂密巖花白,梨疏樹葉紅。
江皋寒望盡,歸念斷征篷。
15、《冬夜即事》
唐·呂溫
百憂攢心起復臥,夜長耿耿不可過。
風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鏡破。
16、《冬日觀早朝》
唐·施肩吾
紫煙捧日爐香動,萬馬千車踏新凍。
繡衣年少朝欲歸,美人猶在青樓夢。
17、《初冬旅游》
唐·王建
遠投人宿趁房遲,僮仆傷寒馬亦饑。
為客悠悠十月盡,莊頭栽竹已過時。
18、《初冬偶作》
唐·皮日休
豹皮茵下百余錢,劉墮閑沽盡醉眠。
酒病校來無一事,鶴亡松老似經年。
19、《冬柳》
唐·陸龜蒙
柳汀斜對野人窗,零落衰條傍曉江。
正是霜風飄斷處,寒鷗驚起一雙雙。
20、《初秋到慈州冬首換絳牧》
唐·唐彥謙
秋杪方攀玉樹枝,隔年無計待春暉。
自嫌暫作仙城守,不逐鶯來共燕飛。
冬天的古詩 2
《問劉十九》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
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
能飲一杯無?
山中雪后鄭燮(清)
晨起開門雪滿山,
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
一種清孤不等閑。
《雪梅》〔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別董大》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元結《雪中懷孟武昌》
冬來三度雪,農者歡歲稔。
我麥根已濡,各得在倉廩。
天寒未能起,孺子驚人寢。
云有山客來,籃中見冬蕈。
燒柴為溫酒,煮鱖為作。
客亦愛杯樽,思君共杯飲。
所嗟山路閑,時節寒又甚。
不能苦相邀,興盡還就枕
《梅花》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毛澤東《七律·冬云》
雪壓冬云白絮飛,萬花紛謝一時稀,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
《夜雪》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逢雪宿芙蓉山》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冬天的古詩 3
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宋代-姜夔)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pàn)隨云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闌(lán)懷古。殘柳參差舞。
冬夜書懷(唐代-王維)
冬宵(xiāo)寒且永,夜漏宮中發。
草白靄(ǎi)繁霜,木衰澄清月。
麗服映頹(tuí)顏,朱燈照華發。
漢家方尚少,顧影慚朝謁(yè)。
冬夕(唐代-岑參)
浩汗霜(shuāng)風刮天地,溫泉火井無生意。
澤(zé)國龍蛇凍不伸,南山瘦(shòu)柏消殘翠。
冬柳(唐代-陸龜蒙)
柳汀斜對野人窗,零落衰條傍曉江。
正是霜風飄斷處,寒鷗驚起一雙雙。
天凈沙·冬(元代-白樸)
一聲畫角譙(qiáo)門,半庭新月黃昏,雪里山前水濱。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
臨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宋代-蘇軾)
冬夜夜寒冰合井,畫堂明月侵幃(wéi)。青缸明滅照悲啼。青缸挑欲盡,粉淚(yì)還垂。
未盡一尊先掩淚,歌聲半帶清悲。情聲兩盡莫相違。欲知腸斷處,梁上暗塵飛。
冬十月(魏晉-曹操)
孟冬十月,北風徘(pái)徊(huái),天氣肅清,繁霜霏(fēi)霏。
(kūn)雞晨鳴,鴻雁南飛,鷙(zhì)鳥潛藏,熊羆(pí)窟(kū)棲(qī)。
錢停置,農收積場,逆旅整設,以通賈商。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冬青花(宋代-林景熙)
冬青花,花時一日腸九折。
隔江風雨晴影空,五月深山護微雪。
石根云氣龍所藏,尋常螻(lóu)蟻不敢穴。
移來此種非人間,曾識萬年觴(shāng)底月。
蜀(shǔ)魂飛繞百鳥臣,夜半一聲山竹裂。
成化庚子冬有南京禮部之命回視綰州符十載矣政教無成重自感愧賦此以別州之人士(明代-周瑛)
一應近十載,獨向山中居。橫琴彈古調,曲短意有馀。
徵聲清以厲,宮聲寬以紆。紛紛漁與樵,雜聽滿庭除。
相視而錯愕,識者為躊躇。歲晏江天寒,霜落林葉墟。
下堂拜明詔,佩此南宮書。南宮路不遠,此別意何如。
所恨琴聲希,不能感樵漁。
早冬過笠澤漁隱(元代-陳方)
方塘如鑒石如峰,落葉平蕪覆一重。云作晚陰低薜荔,水涵秋色亂芙蓉。
黃冠道士松間過,白雪漁翁月下逢。尚想天隨無俗伴,應攜茶灶與從容。
冬日齋居雜詩其五(元代-安熙)
圣門道大若天然,小智區區見自偏。謾抱遺編時自惜,光陰去矣又中年。
紅林檎近其一水村冬景,次錢素庵韻(元代-邵亨貞)
云樹風初勁,霧窗晴尚慳。雁落野塘暝,鶴鳴水村寒。
重來尋梅徑里,漸喜嫩萼堪看。向日院宇荒閑。香冷舊銅盤。
幾格橫素帙,屏壁淡煙巒。弓腰冷袖,多情維憶前歡。
但溫存羔酒,留連獸炭,暮江欲雪年又殘。
【越調】天凈沙冬(元代-白樸)
門前六出花飛,樽前萬事休提,為問東君消息。
急教人探,小梅江上先知。
冬日(金朝-劉仲尹)
刁騷短發鑷還生,鏡里形骸只自驚。睡枕食翻歲月,頭風股痹識陰晴。
鳩棲任笑謀生拙,兔簡難忘照眼清。不用暖爐公庫酒,試容擁被聽雞聲。
錦堂四詠其四冬嶺秀孤松(金朝-李俊民)
凜凜蒼髯晚節孤,雪中傾蓋若旁無。一經元亮盤桓后,氣壓秦時五大夫。
上冬日田園雜興十二絕自晨至午,起居飲食皆(宋代-范成大)
北砦教回撾鼓遠,東禪飯熟打鐘頻。
小童三喚先生起,日滿東窗暖似春。
冬雷行(宋代-洪咨夔)
三月廿八雪,十月十九雷。
日官起歷失氣朔,深春為臘冬為梅。
衣巾暄淑糝白醭,研席昏濕凝青埃。
階頭蠢{左月右忍}上未已,陣陣送雨千峰來。
水鄉種早場已筑,山鄉種晚方催。
漏天未信解晴否,低田芽茁高田摧。
老農一飽不自保,愁面百摺何當開。
君不見太史局申十月盂,麥成堆。
辛巳夏四月行西山欲未能也得曹滬南壬午冬留(宋代-洪咨夔)
仙人愛樓居,梯空炫靈赫。
下有煉丹井,光怪不容。
凌里酌井花,御風謝塵跡。
飄搖芙蓉旆,三十六峰碧。
欲扣讀易翁,蒼苔洞門。
冬日早作(宋代-裘萬頃)
黃昏月姊翦云開,夜半雷車載雨來。
晨起鉤簾望霄漢,風花吹墮萬瑰。
冬至日代書呈諸兄(宋代-金君卿)
人人歡聚慶新陽,我獨飛心戀北堂。薄宦飄流成底事,數年牢落在他鄉。
徒將遠意憑歸雁,不及諸兄捧壽觴。何幸前春改官去,衣相逐戲親傍。
冬日雜詩其二(宋代-呂本中)
春景晴乃映,寒江曉不波。云山明客眼,風露凈林柯。
紫塞傳烽急,黃池帶劍多。蒼生好蘇息,天意定如何。
謝無逸秦處度諸人皆許省試后見訪冬夜有懷作此詩寄之(宋代-呂本中)
八年去東都,觸事無一好。沈綿淹歲時,憂虞滿懷抱。
欲歸故里閭,稀復舊耆老。悠悠歲欲盡,忽忽身向老。
小堂佳有馀,所恨來不早。饑蟲語夜霜,疏星亂衰草。
支撐壞壁高,側轉寒木小。詩書久棄置,詞林跡如掃。
佳人何時來,路遠音信少。庭前冬開花,扶杖起千繞。
春風回馬首,清尊待君倒。先期留酒錢,仍須具梨棗。
冬日訪朱深明博士二首其二(宋代-呂本中)
見公便是倚松老,念我不忘擔板心。萬里江山一尊酒,主人無古亦無今。
裝冬后不速之客來(宋代-釋居簡)
綻裘紉絮辦冬和,羽化其如獨冷何。藕蕩欲搴霜后葉,曉來零落更無多。
跋四時景畫冬(宋代-李)
剪水飛花細舞風,斷蘆洲外水連空。剡溪幾曲知名處,何似今朝眼界中。
冬夜聞蛩(宋代-顧逢)
尚有一蛩在,悲吟廢草邊。
想于深夜里,自憶早秋前。
勝負皆成夢,孤寒似可憐。
晚年飄泊老,此況亦同然。
大觀庚寅冬游資州北巖(宋代-宋京)
資州城郭云山里,北巖正在云山底。翠壁嵌空抱日明,飛閣橫斜矗天起。
游人解愛城郭,不知山底幽人樂。六月全無暑氣生,三冬亦有林花落。
蒼楠臥月影如輪,乳泉濺瀑波生鱗。利名付與百忙者,早晚自由無事身。
紅蓮幕下青城客,五斗留人歸未得。衙回不用展山圖,直到巖邊看秋色。
景定壬戌冬得數椽于城南慈感渡側詢之故老云(宋代-韋居安)
卜居求靜處,喜傍碧溪灣。
隔岸高低柳,當軒遠近山。
天開圖畫久,人共水云。
聞說賈耘老,舊曾居此間。
初冬山居即事十首(宋代-吳芾)
年去驚人老,坐來忘夜深。
未能成一事,何敢廢發陰。
燈盡添殘燭,山寒擁敗衾。
幸無塵俗慮,聊遂讀書心。
答李侍郎嘉定庚辰冬之官成都至城外驛侍郎亦赴鎮常得相遇于道惠詩答之(宋代-崔與之)
柏竹老歲寒,梅礬澹春風。邂逅萬里橋,相對雙鬢蓬。
論心豈無酒,舉盞不忍空。恐渠道旁嗤,咄咄醉頰紅。
送以靜觀頤,答以晦養蒙。障塵馬上去,意氣如飛鴻。
荊州舊分虎,武陵世憑熊。所至相勞苦,父老攜兒童。
地偏舞袖長,雞脊牛鼎豐。甘棠子孫枝,蒙密成芳叢。
聞之白玉堂,起草誰其工。要為官擇人,頗牧還禁中。
胸藏經濟方,醫國收全功。世事俱塵土,惟有汗竹公。
雨足芎茁苗,風暖蒲長茸。離索抱孤影,目斷三峽東。
海外自去冬不雨至今農圃俱病郡侯率僚友為民祈禱二月十八日祭社致齋是日雨作喜而成詩呈逢時使君(宋代-李光)
隨車甘雨應精祈,樂歲禮年喜有期。草色青青連粟壟,竹聲細細想荷池。
欣逢山路花開日,正值田家酒熟時。準擬明朝風日好,野桃應有未開枝。
冬至日(宋代-蘇轍)
陰陽升降自相催,齒發誰教老不回。
猶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
酥煎隴坂經年在,柑摘吳江半月來。
官冷無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潑新醅。
冬日游嶼南登龜石賦詩貽同志(宋代-陳亮)
疇昔過茲鄉,駐馬望龜石。蹉跎兩鬢華,始作登臨客。
是時冬向深,氣候未蕭瑟。追隨得良友,周覽訪奇跡。
浮云散輕陰,日霽見海色。千巖含暮景,湖影浸空碧。
郊原紛綺錯,左右羅第宅。向來多賢豪,聲譽何籍籍。
良辰作佳游,此地幾登歷。我來一感慨,俯仰視今昔。
落日松風生,遲回景將夕。
冬天的古詩 4
終南望余雪
唐代詩人: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青松
現代詩人: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代詩人: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觀獵
唐代詩人: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
夜雪
唐代詩人: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譯文
夜臥枕被如冰,不由讓我很驚訝,又看見窗戶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
夜深的時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為不時地能聽到雪把竹枝壓折的`聲音。
注釋
⑴訝:驚訝。 衾(qīn)枕:被子和枕頭。
⑵折竹聲:指大雪壓折竹子的聲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詩人: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代詩人: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譯文
我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已經是冬至佳節。晚上,我抱著雙腳坐在燈前,只有影子與我相伴。
我相信,家中的家人今天會相聚到深夜,還應該談論著我這個游子。
注釋
⑴邯鄲(Hándān):地名,今河北省邯鄲市。冬至: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十二月下旬,這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古代冬至有全家團聚的習俗。
⑵驛:驛站,古代的傳遞公文,轉運官物或出差官員途中的歇息的地方。
⑶抱膝:以手抱膝而坐,有所思貌。影伴身:影子與其相伴。
⑷夜深:猶深夜。
⑸遠行人:離家在外的人,這里指作者自己。
冬天的古詩 5
1、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2、夜雪
唐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3、終南望余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5、十二月十五夜
清袁枚
沉沉更鼓急,漸漸人聲絕。
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6、冬至夜懷湘靈
唐白居易
艷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7、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8、從軍行
唐陳羽
海畔風吹凍泥裂,枯桐葉落枝梢折。
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
9、霽雪
唐戎昱
風卷寒云暮雪晴,江煙洗盡柳條輕。
檐前數片無人掃,又得書窗一夜明。
10、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冬天的古詩】相關文章:
冬天的古詩08-30
冬天的古詩09-03
冬天古詩精選09-24
冬天的詩古詩10-11
與冬天有關的古詩10-03
描寫冬天的古詩10-21
有關冬天的古詩07-08
寫冬天古詩06-08
冬天景色的古詩07-10
關于冬天古詩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