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綜合實踐活動《郵票世界》教案范文(精選6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綜合實踐活動《郵票世界》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綜合實踐活動《郵票世界》教案 1
活動主題:郵票世界
活動目標:
1.通過詢問家長、閱讀課外書、去閱讀室、上網等形式收集有關郵票的資料,進一步了解郵票的知識。
2.在交流展示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同學之間合作學習的能力,充分體驗到在實踐中學習語文的樂趣。
課前準備
教師:啟發引導學生從自己感興趣的角度多方面收集查找資料。搜集相關資料。
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多方面收集郵票、集郵冊,查找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問一問:
1.通過收集郵票,你知道哪些知識?給同學們介紹一下。(學生相互交流自己所知道的郵票知識。)
2.除此之外,你還想知道什么?
(學生自由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疑問。如:第一枚郵票是什么樣子?郵票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郵票有哪些種類?郵票是怎樣設計出來的?)、
3.同學們真是善于思考、會學習的好孩子。這些疑問你找到答案了嗎?你是用什么好辦法解決的?(學生談自己的做法。如:查閱課外書、詢問家長、查找、整理有關資料、上網等)。
二、看一看(小組合作,展示、匯報自己的成果)
1.“我說郵票”。
(1)教師展示幾枚不同畫面的郵票,看看郵票上面畫的是什么內容?你有什么發現?你都見過什么樣的郵票?人們為什么喜歡集郵?
你家里有集郵的嗎?
(2)把你帶來的自己喜歡的郵票展示給小伙伴們看,說一說郵票上的內容講了哪些知識?你通過集郵有哪些收獲?
(3)請一位同學講后,小結:他講的郵票內容是反映人物這一類的(或花卉、景物、名勝古跡等),還有誰的郵票也是這個內容的?都來講一講吧?
(4)看看你的郵票反映的內容是哪一類的?有關的同學可以自由組合在一起,互相介紹(學生根據郵票的不同內容重新組合,建立新的.小組合作交流)。補充介紹資料一:郵票的種類——普通郵票、紀念郵票、特種郵票、航空郵票等。
教師用實物投影儀展示郵票。
三、做一做
1.剛才同學們在介紹郵票知識的時候講了郵票是怎樣設計出來的,講述:今年是豬年,設計師設計出了精美的郵票,表現了豬年喜慶的場面,現在讓你發揮想象力、創造力設計一枚郵票,你打算設計什么樣的郵票?
2.設計郵票,請小伙伴提出建議。
3.展示學生作品。我們還可以將優秀作品提供給郵政局。
四、展一展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學到了很多的郵票知識。大家一起舉辦一次郵票專題知識展覽。
綜合實踐活動《郵票世界》教案 2
一、活動主題
郵票初識 —— 探秘方寸天地
二、活動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郵票的基本構成要素(圖案、面值、銘記等),能識別不同類型的郵票,掌握收集郵票的基礎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實物、小組討論、動手分類,提升觀察分析與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郵票的藝術魅力,激發對郵票收集與傳統文化的興趣。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掌握郵票的基本構成要素與類型劃分。
難點:理解郵票各構成要素的意義與收集郵票的規范方法。
四、活動準備
教具:不同年代、類型的郵票實物(或高清課件)、郵票構成要素示意圖、集郵工具(鑷子、集郵冊)。
學具:每位學生準備 1-2 枚郵票(可向家人借閱)、筆記本。
五、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10 分鐘)
播放 “郵票發展史” 短片(3 分鐘),提問:“小小的郵票曾經承擔著怎樣的重要作用?為什么人們稱它為‘方寸天地’?”
展示 1 枚經典郵票(如 “庚申年” 猴票),引導學生觀察:“這枚小紙片上藏著哪些秘密?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郵票世界,揭開它的面紗。”
(二)探究新知,認識郵票(30 分鐘)
郵票構成大揭秘:
出示郵票構成要素示意圖,結合實物講解:圖案(郵票的核心,展現主題)、面值(表明郵資數額)、銘記(發行國家或地區的'標志,如 “中國郵政”)、齒孔(方便撕取)、志號(區分郵票套系與序號)。
組織 “找一找” 活動:學生用鑷子夾取自己帶來的郵票,找出對應的構成要素,同桌互相核對,教師巡回指導。
郵票類型巧分類:
課件展示紀念郵票、特種郵票、普通郵票等不同類型郵票,講解分類標準:紀念郵票用于紀念重大事件或人物,特種郵票展現文化、自然等主題,普通郵票用于日常郵寄。
小組合作:將教師發放的混合郵票按類型分類,派代表分享分類結果及依據。
(三)實踐操作,學習集郵(15 分鐘)
介紹基礎集郵方法:“信銷票收集法”(從信封上剪下郵票,浸泡后晾干)、“新票購買法”(通過郵局或正規渠道購買),強調集郵需愛護郵票,避免用手直接觸摸畫面。
示范集郵工具使用:用鑷子夾取郵票,輕輕插入集郵冊內頁,講解防潮、防曬的保存技巧。
學生實踐:用自帶郵票嘗試整理入冊,教師糾正不規范操作。
(四)總結拓展,布置任務(5 分鐘)
小結:郵票是 “微型百科全書”,每一枚都藏著知識與故事,收集郵票就是收集歷史與文化。
任務:本周收集 3 枚不同類型的郵票,記錄下郵票的構成要素與主題,下周分享。
六、板書設計
plaintext
郵票世界·初識篇 一、構成要素:圖案、面值、銘記、齒孔、志號 二、主要類型:紀念郵票、特種郵票、普通郵票 三、集郵技巧:用鑷子、善分類、勤保存
綜合實踐活動《郵票世界》教案 3
一、活動主題
郵票設計 —— 定格美好瞬間
二、活動目標
知識與技能:明確郵票設計的基本規范,能結合主題完成一枚郵票的創意設計,準確標注構成要素。
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范例、小組 brainstorm、動手創作,提升創意表達與美術設計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會用藝術形式表達對生活、文化的理解,增強審美與創新意識。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掌握郵票設計的規范與創意方法。
難點:實現主題表達與郵票要素的有機結合。
四、活動準備
教具:優秀學生郵票設計作品、名家郵票設計范例課件、設計規范示意圖。
學具:8cm×12cm 畫紙(模擬郵票尺寸)、彩筆、馬克筆、鉛筆橡皮。
五、活動過程
(一)欣賞范例,啟發思路(15 分鐘)
展示 “二十四節氣”“中國古典文學名著” 等經典郵票設計,提問:“這些郵票的主題是什么?設計師用了哪些圖案元素體現主題?構成要素是否完整?”
引導總結設計要點:主題明確、圖案貼合、要素齊全(含銘記 “中國郵政”、面值、齒孔標記)、色彩協調。
拋出設計主題:“請以‘家鄉之美’‘校園生活’‘傳統文化’中任選其一,設計一枚郵票,定格你心中的美好瞬間。”
(二)小組研討,構思方案(10 分鐘)
4 人小組分工討論:確定主題→選取核心元素(如 “家鄉之美” 可選古建筑、特色美食)→規劃圖案布局(主體圖案、要素位置)。
每組用思維導圖記錄構思,教師巡回指導,強調避免要素遺漏與圖案雜亂。
小組代表簡述構思,師生共同提出優化建議(如 “校園生活” 可加入教學樓與操場元素,突出活力)。
(三)動手創作,完善作品(30 分鐘)
發放畫紙,學生按照構思初稿創作:
第一步:用鉛筆勾勒輪廓,預留面值、銘記位置;
第二步:上色,注意色彩與主題匹配(如傳統文化主題用典雅色調);
第三步:標注要素,在指定位置寫 “中國郵政”、面值(如 80 分),畫齒孔標記。
教師巡回指導:糾正要素標注錯誤,提醒圖案比例協調,鼓勵個性化表達(如用卡通風格展現校園生活)。
(四)展示互評,總結提升(10 分鐘)
舉辦 “微型郵票展”:將作品貼在黑板上,學生手持 “點贊卡” 為心儀作品投票。
互評環節:選取 3 幅票數較高的`作品,作者分享設計思路,其他同學點評 “主題表達”“要素完整性”“創意亮點”。
總結:郵票設計既是藝術創作,也是情感表達,每一枚原創郵票都承載著獨特的思考與溫度。
六、板書設計
plaintext
郵票世界·設計篇 設計規范:主題明確+圖案貼合+要素齊全 創作步驟: 1.定主題2.畫輪廓3.填色彩4.標要素 評價標準:創意、規范、美感、主題
綜合實踐活動《郵票世界》教案 4
一、活動主題
郵票中的文化 —— 解碼方寸里的中國
二、活動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從郵票中提取歷史、文化、自然等信息,了解郵票的文化承載功能,能完成 “郵票文化卡片” 制作。
過程與方法:通過專題探究、資料查閱、成果分享,提升信息提取與文化解讀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郵票中的文化底蘊,增強對中華傳統文化與自然遺產的'認同感與自豪感。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理解郵票的文化承載價值,能解讀郵票中的文化元素。
難點:建立郵票元素與文化內涵的深層關聯。
四、活動準備
教具:“文化專題郵票” 課件(分歷史、自然、藝術三類)、資料包(含郵票背景介紹)。
學具:文化卡片模板、彩筆、剪刀膠水、課前收集的文化類郵票。
五、活動過程
(一)專題導入,揭示內涵(10 分鐘)
出示 “萬里長城”“大熊貓”“京劇臉譜” 郵票,提問:“從這些郵票中,你能讀出中國的哪些特點?為什么說郵票是‘微型文化百科’?”
引出活動主題:“今天我們化身‘文化解碼師’,從郵票中探尋中國的歷史、自然與藝術之美。”
(二)分組探究,解碼文化(30 分鐘)
分組任務:將學生分為 “歷史組”“自然組”“藝術組”,每組領取對應專題郵票與資料包,完成 “文化解碼表”:
各組探究重點:
歷史組:分析 “秦始皇陵兵馬俑”“辛亥革命” 郵票,解讀歷史事件與文明成就;
自然組:研究 “長江三峽”“中國珍稀動物” 郵票,梳理自然遺產與生態保護意義;
藝術組:賞析 “書法藝術”“民間剪紙” 郵票,總結傳統藝術的審美特征。
教師提供支持:指導資料查閱方法,補充郵票背后的文化故事(如 “京劇臉譜” 郵票中紅臉代表忠義)。
(三)成果分享,深化認知(15 分鐘)
各組派代表用 PPT 展示解碼成果,結合郵票實物講解(如歷史組展示 “兵馬俑” 郵票,說明其體現的秦代軍事與雕塑成就)。
互動提問:“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承載文化的郵票?它們藏著什么秘密?”
總結:郵票用方寸空間濃縮了中國的文明精華,是傳承文化的重要載體。
(四)拓展實踐,制作卡片(5 分鐘)
學生結合探究成果,將最感興趣的郵票文化信息填入卡片,配上簡筆畫裝飾。
布置任務:將卡片帶回家與家人分享,收集家人知道的郵票文化故事。
六、板書設計
plaintext
郵票世界·文化篇 文化密碼: 歷史組→事件/文明自然組→遺產/生態藝術組→審美/傳統 郵票=微型文化百科=文明傳承載體
綜合實踐活動《郵票世界》教案 5
一、活動主題
郵票市集 —— 踐行交流與分享
二、活動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清晰介紹自己收集的郵票信息,掌握郵票交流、交換的基本禮儀與技巧,完成一次模擬交易。
過程與方法:通過角色模擬、實踐操作、總結反思,提升語言表達與社會交往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分享與合作的樂趣,培養誠信交往與尊重他人的品質。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掌握郵票介紹與交流的技巧。
難點:在模擬交易中做到禮貌溝通與誠信交往。
四、活動準備
教具:市集布置素材(價格標簽、攤位牌、“文明交易者” 獎章)、交流技巧提示卡。
學具:每位學生準備 3-5 枚待交流 / 交換的郵票、自制 “郵票介紹卡”(標注主題、類型、收集故事)。
五、活動過程
(一)布置市集,明確規則(10 分鐘)
師生共同布置 “班級郵票市集”:將教室分為 8 個攤位,學生自愿擔任 “攤主” 或 “顧客”,佩戴相應標識。
講解活動規則:
交流要求:介紹郵票需說明 “主題 + 特點 + 收集故事”,語言清晰禮貌;
交換原則:自愿平等、誠信交易,禁止強迫或虛假介紹;
評選標準:從 “表達清晰”“禮貌誠信”“收獲豐富” 中評選 “文明交易者”。
發放提示卡:標注常用交流語(如 “這枚郵票是我去年從爺爺的集郵冊里找到的,主題是……”“請問你愿意用這枚郵票換我的嗎?”)。
(二)市集開市,實踐交流(35 分鐘)
攤主準備:將郵票擺放整齊,附上介紹卡,做好接待準備。
自由交流:顧客穿梭于攤位間,與攤主溝通:
詢問環節:“這枚郵票的`面值是多少?有什么特別的意義嗎?”
介紹環節:攤主結合提示卡詳細講解,分享收集經歷;
交換環節:雙方協商達成一致后,完成交換并記錄在 “交易手冊” 中。
教師角色:化身 “市集管理員”,巡回觀察,及時糾正不禮貌行為(如打斷他人講話),指導交流技巧(如提醒介紹時突出郵票亮點)。
(三)收市總結,評選表彰(10 分鐘)
市集收市:攤主整理攤位,學生回到座位分享交易收獲(如 “我用動物郵票換了一枚歷史郵票,學到了新知識”)。
互評推薦:學生結合觀察推薦 “文明交易者”,說明推薦理由(如 “他介紹得很清楚,還主動告訴我郵票的保存方法”)。
表彰頒獎:為獲獎者頒發獎章,總結:郵票市集不僅是物品的交換,更是知識與友誼的傳遞。
六、板書設計
plaintext
郵票世界·市集篇 交流技巧:說清主題+講好故事+禮貌溝通 交換原則:自愿平等+誠信友善 市集意義:分享知識+收獲友誼+學會交往
綜合實踐活動《郵票世界》教案 6
一、活動主題
郵票展策劃 —— 凝聚實踐成果
二、活動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結合前期實踐成果,參與郵票展的主題確定、板塊設計、布置實施,提升統籌規劃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分工協作、方案落地、成果展示,培養團隊合作與問題解決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集體創作的成就感,深化對郵票文化的熱愛與傳承意識。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掌握郵票展策劃的基本流程與板塊設計方法。
難點:實現各環節的高效協作與成果的有序呈現。
四、活動準備
教具:郵票展策劃方案模板、布置工具(展板、膠帶、繩子、標簽牌)。
學具:前期收集的郵票、設計的作品、制作的文化卡片等實踐成果。
五、活動過程
(一)明確任務,組建團隊(10 分鐘)
導入任務:“經過幾周的探索,我們積累了豐富的郵票成果。今天,我們要共同策劃一場‘方寸藏珍 —— 班級郵票展’,向全校展示我們的收獲。”
組建團隊:學生自愿分為 5 個小組,明確分工:
策劃組:確定主題、設計展陳板塊、撰寫前言;
收集組:整理師生郵票藏品、設計作品、文化卡片;
布置組:規劃展板布局、粘貼展品、制作標簽;
宣傳組:設計海報、撰寫解說詞、準備講解;
后勤組:準備工具、維護秩序、負責撤展。
(二)分工協作,完善方案(25 分鐘)
各組開展工作:
策劃組:討論確定 “郵票里的知識”“我的設計創意”“文化解碼成果” 三大板塊,撰寫前言:“方寸之間,藏著歷史的印記、藝術的`光芒與成長的故事……”;
收集組:對展品分類編號,附上簡介標簽(如 “展品 1:紀念郵票建黨百年”);
布置組:根據板塊設計展板布局,采用 “高低錯落” 方式擺放展品,突出視覺層次;
宣傳組:繪制海報(含展期、地點、亮點),為重點展品撰寫 30 字以內解說詞。
跨組溝通:策劃組定期協調各組進度,解決問題(如調整板塊順序以優化參觀路線)。
(三)現場布置,優化細節(20 分鐘)
各組合作實施布置:
布置組搭建展板框架,張貼板塊標題;
收集組將展品按編號對應擺放,宣傳組貼上解說詞;
后勤組檢查安全隱患(如固定展板防止傾倒)。
試看調整:師生化身 “首批參觀者”,提出優化建議(如 “文化板塊可增加互動問答區”),各組快速整改。
(四)開展展覽,總結提升(5 分鐘)
邀請其他班級參觀:宣傳組擔任講解員,介紹展品背后的故事與實踐歷程。
總結反思:各組匯報工作心得,點評:“郵票展不僅是成果的展示,更是我們合作、探索、成長的見證。”
六、板書設計
plaintext
郵票世界·展覽篇 策劃流程:定主題→分板塊→集展品→做布置→搞宣傳 團隊分工:策劃/收集/布置/宣傳/后勤→協作共贏 展覽意義:展示成果+分享收獲+見證成長
【綜合實踐活動《郵票世界》教案】相關文章:
綜合實踐活動教案[精選]06-17
綜合實踐活動教案09-25
綜合實踐活動教案02-20
[精選]綜合實踐活動教案08-05
綜合實踐活動教案04-14
綜合實踐活動教案06-26
小學綜合實踐的活動教案09-28
【優選】綜合實踐活動教案06-17
(熱門)綜合實踐活動教案07-11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案[精選]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