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畫媽媽語言教案(通用14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畫媽媽語言教案(通用1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畫媽媽語言教案 1
內容與要求:
1、運用不同的線條繪畫表現自己媽媽的五官特征。
2、喜歡并欣賞媽媽的美,能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不同臉型的輪廓紙、水彩筆、幼兒媽媽的照片;
2、活動前,通過游戲“猜猜誰的媽媽?”觀察比較并說出自己的媽媽的長相的特點。
活動過程:
一、引入主題
“你的媽媽漂亮嗎?媽媽什么地方長得漂亮?”引導幼兒欣賞媽媽的美并了解自己的媽媽和別人的媽媽長得不一樣,能說出自己媽媽的特點。
二、引導示范
出示有媽媽臉部的輪廓紙
“你的媽媽的臉什么形狀的?”(選擇不同形狀的輪廓)
“媽媽頭發是什么樣的?”(運用曲直不同的兩種線條表現媽媽的不同的發型)
“媽媽的眼睛是大大的?還是小小的?”(運用圓形、線性表現媽媽不同形狀的眼睛)
“媽媽的眉毛是怎樣的?”(粗粗的?細細的.?彎彎的?平平的?)
“媽媽的鼻子什么樣的?”
“媽媽的嘴巴什么顏色的?笑起來會怎樣?”
三、幼兒創作
1、幼兒自己選擇不同輪廓的紙,根據對媽媽的觀察繪畫表現自己媽媽的五官的特點。
“現在你們想不想把自己的媽媽畫下來介紹給你的小伙伴?要畫的像自己的媽媽!”
2、幼兒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①指導能力強的幼兒大膽的表現自己對媽媽的觀察和了解,鼓勵其在進一步觀察的基礎上表現自己媽媽的與別人的媽媽的不同的地方。例如:臉上的痣、有沒有戴眼鏡、頭發長短曲直等。
②指導能力弱的幼兒大膽繪畫表現自己的媽媽,能用不同的線條表現人物的五官,會說出自己媽媽的特點。
四、同伴交流
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幼兒的作品欄里,引導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媽媽。
五、活動延伸
在晚間接待時間,讓幼兒向家長介紹自己畫的媽媽。
中班畫媽媽語言教案 2
活動目標
1、觀察教師直觀演示兒歌,理解兒歌內容,并正確講述各種色彩的名稱。
2、根據幼兒兒歌的兩段體的結構特征,嘗試用畫一畫、說一說的方式仿編兒歌。
3、喜歡念兒歌,能輪流接說兒歌。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章白紙、一盒油畫棒。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3、白紙一張貼在黑板上。
活動過程
1、通過演示兒歌的方式,幫助幼兒了解兒歌內容。
(1)教師(出示一盒油畫棒):這是什么?你知道筆有什么用嗎?
(2)教師(拿一支粉紅色的'油畫棒):這是什么顏色?"粉紅色,畫一畫",請你們看一看我畫的是什么?
(3)教師在黑板上快速地畫出一棵長滿桃花的桃樹。
(4)出示桔紅色粉筆,采用同樣的方法,邊演示畫一個太陽,邊念兒歌,同上方法,表現兒歌的第三、第四、第五段。在出示一支支油畫棒的時候,重點引導幼兒認一認,說一說油畫棒的名稱:桔紅色、翠綠色、蔚藍色、五顏六色等。
2、學習朗誦兒歌《畫一畫》。
(1)教師完整地朗誦兒歌,啟發幼兒跟隨老師一起看圖朗誦兒歌。
(2)帶領幼兒重點幫助正確講述油畫棒的色彩名稱。
(3)引導幼兒與教師輪流接說兒歌,教師念一句,幼兒念第二句;然后交換念兒歌。
3、引導幼兒仿編詩歌。
(1)教師:我們每個人豆油許多彩色筆,你想用什么顏色的彩色筆畫什么呢?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教師用相應顏色的油畫棒在紙上用簡筆畫記錄下來,鼓勵幼兒用詩歌中的句型結構仿編詩歌,并帶領大家連貫地朗誦仿編的兒歌。
4、幼兒操作活動 畫一畫。
啟發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在紙上畫畫,并與同伴交流,最后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前面的黑板上,請小朋友們一起連貫地朗誦仿編的新兒歌。稱贊幼兒積極參與的表現和美麗畫面。
中班畫媽媽語言教案 3
一、教案設計
中班是孩子學習音樂畫的重要時期,他們對音樂和繪畫的感知、理解能力正在迅速發展中。因此,設計一堂有趣、生動的音樂畫課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堂中班音樂畫媽媽教案的設計。
1.教學目標:
a.認識樂器:讓孩子們能夠分辨和描述不同樂器的聲音和形狀。
b.學習繪畫:通過繪畫樂器,培養孩子們的藝術創造力和想象力。
c.聽覺認知:通過聲音和音樂的區分,培養孩子們的聽覺敏感度。
2.教學準備:
a.樂器圖片:準備不同樂器的照片,如鋼琴、吉他、小提琴等。
b.繪畫工具:準備畫紙、顏色筆和彩色鉛筆。
c.音樂播放設備:準備能夠播放不同樂器聲音的設備,如CD機或手機。
3.教學過程:
a.創設情境:教師向孩子們介紹不同樂器,并播放樂器的聲音。
b.觀察討論:教師展示樂器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和描述樂器的外形特點。
c.選擇繪畫:每個孩子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樂器,用顏色筆或彩色鉛筆繪畫出樂器的形狀。
d.交流分享:孩子們在小組內分享自己繪制的樂器圖畫,并描述樂器的聲音和形狀。
e.聽覺游戲:教師播放不同的樂器聲音,孩子們通過聽覺辨別出播放的樂器,并稱之為名稱。
4.教學延伸:如果時間充裕,可以讓孩子們分組自己編排一首簡單的音樂,利用樂器或身體動作表演出來。
二、教案反思
本次中班音樂畫媽媽教案設計的目標是讓孩子們通過繪畫和聽覺游戲的方式,認識和感知不同的樂器。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表現積極,他們對各種樂器的興趣濃厚,通過觀察和描述樂器的形狀和聲音,培養了他們的'藝術創造力和想象力。聽覺游戲讓孩子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加深了他們的記憶和辨別能力。
不過,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教師準備的樂器圖片可能不足夠清晰明確,導致學生對某些樂器的形狀描述不準確。其次,時間安排有些緊張,課堂活動的轉換可能過于匆忙,給孩子們留下了較少的思考和表達時間。最后,教學延伸的內容需根據班級整體情況來決定是否進行,如果班級整體綜合實力較弱,可能無法順利完成。
針對以上問題,我會做出相應的改進。首先,我會準備更多的樂器圖片,保證每位學生都能清楚地觀察到不同樂器的形狀特點。其次,在時間安排上,我會留出更多的思考和表達時間,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想法。最后,對于教學延伸的內容,我會根據班級整體情況來決定是否進行,確保所有學生都能跟上教學進度。
綜上所述,中班音樂畫媽媽教案設計的目標是讓孩子們通過繪畫和聽覺游戲的方式認識樂器。通過反思,我看到了教案的優點和不足之處,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方案。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能夠更好地引導孩子們發展藝術創造力和聽覺敏感度,并培養他們的音樂興趣和藝術表達能力。
中班畫媽媽語言教案 4
活動背景:
冬天到了,我們班開展了曬太陽的一系列活動,讓小朋友們感受冬天的一系列事物,我們每天中午出去散步的時候都要曬太陽,小朋友有的`時候會問:“為什么曬太陽就會變得暖和呢?”我希望通過這個活動不僅能提高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也能增加幼兒的生活經驗。
內容與要求: 下次
1、感受冬天天,嘗試剪圓形的圖案
2、嘗試繪畫短和直的線條。
材料與環境創設:
剪刀、膠水、蠟筆、白紙
過程與指導:
一、討論冬天怎么樣才能溫暖
師:“冬天的時候我們會感覺怎么樣啊?”
“有什么方法可以讓我們變得暖和啊?”
幼:“多穿衣服。”“空調”“曬太陽”
二、幼兒實踐
師:“那讓我們一起來畫太陽,把我們班照得暖暖的好么?”
教師示范,要求:1、延著黑線剪
2、膠水寶寶用完放在桌子中間,畫完后把蓋子蓋好。
三、討論結束
教師表揚畫得好的小朋友,指出畫得不太好的小朋友哪里畫得不好,給予鼓勵。
中班畫媽媽語言教案 5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寶寶對媽媽的愛。
2、嘗試用手指沿著一個中心點畫小花。
活動準備:
ppt《我愛媽媽》、班級中寶寶和媽媽的合照若干,圖畫紙(紙上貼有寶寶和媽媽的照片),水粉顏料和濕布
活動過程:
1、欣賞寶寶和媽媽的'照片,感受媽媽對寶寶的愛
——教師以幻燈形式逐一播放照片,請幼兒欣賞
師:照片上都有誰啊?(寶寶和媽媽)
你們愛媽媽嗎?媽媽也愛你們!媽媽都為你們做過哪些事?(媽媽愛我們,每天都在家照顧我們……)
媽媽每天都在照顧寶寶,媽媽愛寶寶就像媽媽為寶寶做的事一樣很多很多。
2、出示教學ppt,幫助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
師:今天也有一位媽媽和一位寶寶一起來到了小四班,讓我們歡迎他們!
這是媽媽,這是寶寶,他們在干什么?(手牽手)
下面接著看,咦!他們上哪里?(上山坡)
那里有什么?(小花)山上的小花有幾朵?讓我們來數一數,一朵、二朵、三朵、哎呀,好多好多數都數不清,有一千朵,一萬多那么多。
你們愛媽媽有沒有小花這么多?
(1)教師完整念兒歌,幼兒邊聽邊欣賞。
(2)師幼共同念兒歌。
3.邊念兒歌邊用小手點畫小花。
師:董老師也帶來了一張照片,你們猜猜看是誰?
哈哈,其實是董老師和我的媽媽。
我很愛我的媽媽,所以我也想做些小花送給媽媽。(教師示范點畫小花,小花瓣圍成一個圈)
媽媽愛我們,我們也愛媽媽,那我們做點一些小花送給媽媽好不好!記住哦,點的越多說明你愛媽媽越多!
(1)教師邊念兒歌邊用手指點畫小花。幼兒跟念。
(2)邀請幾位幼兒試一試點畫小花,其他幼兒一起念一念兒歌。
(3)幼兒人手一份材料,教師鼓勵幼兒邊念邊點畫小花。(家長可以共同參與)
中班畫媽媽語言教案 6
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畫媽媽,掌握基本技巧。
2.感受音樂的力量,提高對音樂的興趣。
3.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想象力。
教學內容:
1.畫媽媽的動作和姿勢,掌握基本技巧。
2.學習音樂的節奏和節拍,感受音樂的力量。
3.讓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媽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想象力。
教學步驟:
1.導入:通過圖片或視頻展示媽媽的形象,讓學生感受媽媽的重要性,引出課題。
2.學習畫媽媽的動作和姿勢,讓學生用簡單的線條和顏色畫出媽媽的姿勢和動作。
3.學習音樂的節奏和節拍,讓學生感受音樂的力量,用音樂的節奏和節拍來表現媽媽。
4.讓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媽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想象力,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畫出自己喜歡的媽媽。
5. 總結:讓學生分享他們的作品,總結本節課學習的內容,鞏固所學知識。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旨在讓學生學習畫媽媽,掌握基本技巧,感受音樂的力量,提高對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想象力。在實施過程中,我注重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出自己喜歡的媽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想象力。同時,我注重讓學生感受音樂的力量,用音樂的節奏和節拍來表現媽媽,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但是,在讓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媽媽時,我沒有給出具體的要求,導致學生的作品不夠精細和豐富。因此,在下一次的教學過程中,我可以考慮給出具體的要求,讓學生更好地完成作品。
中班畫媽媽語言教案 7
一、活動目標
1.訓練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獨創性和豐富的想象力。
2.認讀漢字:"滑梯"、"先"、"后"、"爬"。能積極參與識字游戲,正確指認生字詞。
二、活動準備
1、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錄音機。
2、詩歌范文,新字卡:"鉛筆"、"今天"、"明天"。
三、活動過程
(一)音樂欣賞,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師:會唱的小朋友跟著唱。
2、曲完后,師問:小朋友們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嗎?大聲地告訴老師!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歌與媽媽有關的的兒歌,題目叫《畫媽媽》。
(二)學習新的字詞
1、引出詩歌《滑滑梯》老師朗誦一遍。
2、請幼兒找出詩歌中認識的字寶寶。
3、學習新的字寶寶:"滑梯"、"先"、"后"、"爬"。
今天老師要介紹3個新的.字寶寶給你們認識,可是這3個字寶寶很調皮,他們要和小朋友們玩捉迷藏的游戲,現在我要請3個小朋友來把他們找出來。(學認新字)
(三)熟讀成誦。
1、分小節開火車讀、指名讀、齊讀、表情朗讀、表演讀。
2、練習背誦。師提醒:背誦時也要有感情,不能唱讀。
3、把它作為一個小禮物,送給我們親愛的媽媽,回家背給媽媽聽。
中班畫媽媽語言教案 8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滲透繪本閱讀的一般方法,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2、激發學生想像,引導學生看圖說話。
3、結合繪本和低年級學生特點,進行圖文并茂的創作。
教學重難點:學會看圖的一般方法,引導學生讀懂圖意,誘發創作欲望。
教學過程:
一、 課前展示,揭示課題。
《游子吟》
小朋友從小就會唱《世上只有媽媽好》,也很喜歡唱這首歌。很多詩人也寫了詩歌來歌頌母愛,比如《游子吟》等。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獲得過安徒生繪畫大獎的一位作家,他叫安東尼,專門為我們創作了一本童話書,就叫《我媽媽》。今天,老師想跟你們一起來看看這本書《我媽媽》。
板書課題:我 媽媽 !學生齊讀,讀出你對媽媽的愛!
二、介紹繪本的封面、環襯(也叫蝴蝶頁)、扉頁等。
(提醒孩子:也有很多內容在里面,可不能輕易錯過哦。)
[封面]一般而言,圖畫書的封面取自書里面的某一幅畫,而這
幅畫往往是這本書的精華所在。也有一部分圖畫書的封面是根據圖畫書的內容而單獨創作的。封面上除了畫之外,還要注意書名、作者及譯者、出版社等信息。這些都是閱讀者不可忽視的地方。
[環襯――蝴蝶頁] :打開封面之后,我們會看到封面與書芯
之間有一張襯紙(簡裝本則沒有)。這就是環襯,又稱為蝴蝶頁。《我
媽媽》的蝴蝶頁就是媽媽的`那件花衣服,給人喜悅、溫暖的感覺。
[扉頁]翻過蝴蝶頁之后,我們便看到了扉頁。扉頁上一般寫著
書名、作者和會者以及譯者和出版社。有點扉頁上還有作者、繪者的簡介以及本書的獲獎記錄。讀圖畫書,扉頁一定要仔細地看,因為其中包含著豐富的信息。它會告訴你這本書的主人公是誰,大致發生了什么事。大部分圖畫書的扉頁總是閱讀的起點。
三、讀文賞圖。
(一)第一組畫面
1、P1 你看,這就是我媽媽,你覺得這個媽媽怎么樣?(生發言) 安東尼說:“這是我媽媽,她真的很棒!”(出示畫面,生齊讀這句話。) 師問:“她真的很棒嗎?棒在哪里呢?”讓我們一起往下看。
2、P2 看,你覺得我媽媽怎么樣?
問:你是從哪里看出媽媽是個廚師的?(生觀察畫面,回答。)
看看安東尼是怎么說的?(出示圖片,學生齊讀。)
3、P3 為什么說媽媽是一個很會雜耍的特技演員?是真的雜技演員嗎?
錢包(很會理財) 玩具熊(好玩伴) 房子(媽媽很會打理房間) 汽車(媽媽會駕駛好手) 茶壺、橙子(媽媽很會照顧家人)
這是一個怎么樣的媽媽?
4、P4 師: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媽媽也不例外,看媽媽在干什么? 生:化妝。(涂口紅)
師:媽媽不用化妝師就能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所以說:媽媽是個神
奇的畫家。
5、P5 師:媽媽不但是個神奇的畫家,還是世界上最強壯的女人。快看,媽媽一次就能提那么多東西。看,多能干的媽媽呀!我們一起來夸一夸“我媽媽真的很棒!”
為什么說媽媽是最強壯的女人?媽媽為什么要提這么多東西?(生答)這是一個怎么樣的媽媽?
看看安東尼是怎么稱贊媽媽的?(出示圖片,齊讀)
問:猜猜,安東尼還會畫媽媽什么呢?(生猜想、回答。)
(二)第二組畫面
1、P6 (園丁圖) 仔細觀察,看看你能發現什么秘密?
生觀察,大膽發言:花盆里開出一朵紅紅的大愛心,長出魚,結出蘋果、香蕉、橘子,媽媽的身上、頭上開滿了花兒??
引導,看看媽媽的手----綠手指(大多學生不知道什么是綠手指。師解釋一下。)
師:所以,安東尼說媽媽是一個有魔法的園丁,其實是贊美媽媽很會照顧家人!(課件隨機出示)
2、P7(仙子圖) 看看,媽媽變成什么了?怎么會是一個好心的仙子呢?猜猜,媽媽可能做過什么好事,幫助過誰?(學生大膽狂想、發言)
師總結:這說明媽媽很善良!(課件出示,并板書)
3、P8(天使圖)為什么說媽媽像天使?你媽媽會為你唱歌嗎?
4、P9(獅子圖) 這是誰啊?是媽媽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媽媽怎
么會變成獅子了?(生答:寶寶做錯事了,媽媽很生氣!) 問:猜猜:孩子會做錯什么事呢?那你還愛媽媽嗎?
看看,安東尼還是稱贊媽媽真的、真的很棒!(課件出示,生齊讀) 猜猜:安東尼還會說媽媽怎么棒了?(生自由發言)
(三)第三組畫面
1、出示四幅圖:蝴蝶、沙發、貓咪、犀牛
你發現了什么?(生大膽猜想,說說自己的想法)
課件出示四幅畫面四個句子:你發現這四個句子有什么特殊的嗎? (生讀讀、觀察,回答)
2、說話練習:我媽媽像()一樣()。
3、問:現在,你覺得我媽媽怎么樣?
(四)第四組畫面
1、我們接著往下看,媽媽還棒在哪里?
依次出示畫面:舞蹈家、宇航員、電影明星、大老板、超人 說話練習:不管她是、 ,
還是 。 她都是我的媽媽。
是啊,我媽媽很棒,可是你發現沒有,我媽媽真的是一個魔法園丁,好心的仙子和超人嗎?她真的像獅子一樣兇猛、河馬一樣強悍嗎?可我為什么偏偏就要這樣說呢?(我愛媽媽抽生板書 “愛”)是的,不管我媽媽有怎樣的優點和缺點,我都愛她。(完善板書)我愛她,而且你知道嗎?(連續問多人次)
她也愛我!(永遠愛我!)
課件出示,齊讀:她也愛我!永遠愛我。(再讀)
四、活動延伸。
師:那你的媽媽又是怎樣的呢?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媽媽?(生介紹自己的媽媽)
師:你們的媽媽愛你們嗎?你們愛自己的媽媽嗎?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這本書的作家安東尼非常厲害,他曾經獲得2000年的國際安徒生獎。而老師相信把你們剛剛介紹的媽媽畫下來、寫下來,也可以像安東尼一樣畫得那么出色。拿起你手中的筆,打開你們的繪本,讓我們畫下最美的媽媽、最棒的媽媽、最愛你們的媽媽。
中班畫媽媽語言教案 9
目的要求
1、學習畫人物半身像。
2、用簡單的形狀線條畫出媽媽的頭像。
3、通過畫媽媽萌發愛媽媽的情感。
4、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5、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準備1、蠟筆若干盒2、教師示范畫一張。
內 容 與 指 導1、教師出示一張已畫好的媽媽示范畫,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老師手中畫上有什么呀?
幼:媽媽2、教師引導幼兒產生想畫媽媽情感,并講解畫個種形狀的過程。
師:小時候都是媽媽給我?那我們一起來畫一畫吧!教師畫出媽媽的半身像,并說出特征和提醒幼兒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師提出活動要求:
(1)、不能在紙上亂畫,不能把紙折起來。
(2)、可以用你自己喜歡的顏色來涂在畫好的媽媽各各部位并提醒幼兒認真畫五官。
4、幼兒自由畫畫,教師在旁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五官及頭的大小的擺放。
5、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二、戶外活動。
教學反思:
優點是孩子們在提到喜歡媽媽什么時,都比較活躍,氣氛比較熱烈。因為孩子們對自己的媽媽印象比較深,所以老師與孩子的互動性比較強。
美中不足是在畫畫過程中,孩子的畫具缺的比較多,這主要是我準備不充分,因此影響了活動的最終效果,所以一個活動之前的準備對于一個活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好好準備每一個活動對于我們教師來說更是必不可少的。這樣的準備也是寬泛的,不僅僅指教學具的準備,更包括每一個問題,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的準備。
中班畫媽媽語言教案 10
目的要求
1、學習畫人物半身像。
2、用簡單的形狀線條畫出媽媽的頭像。
3、通過畫媽媽萌發愛媽媽的情感。
4、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5、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準備
1、蠟筆若干盒
2、教師示范畫一張。
內容與指導
1、教師出示一張已畫好的媽媽示范畫,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老師手中畫上有什么呀?
幼:媽媽
2、教師引導幼兒產生想畫媽媽情感,并講解畫個種形狀的過程。
師:小時候都是媽媽給我?那我們一起來畫一畫吧!教師畫出媽媽的半身像,并說出特征和提醒幼兒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師提出活動要求:
(1)、不能在紙上亂畫,不能把紙折起來。
(2)、可以用你自己喜歡的顏色來涂在畫好的媽媽各各部位并提醒幼兒認真畫五官。
4、幼兒自由畫畫,教師在旁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五官及頭的大小的擺放。
5、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優點是孩子們在提到喜歡媽媽什么時,都比較活躍,氣氛比較熱烈。因為孩子們對自己的媽媽印象比較深,所以老師與孩子的互動性比較強。
美中不足是在畫畫過程中,孩子的畫具缺的比較多,這主要是我準備不充分,因此影響了活動的最終效果,所以一個活動之前的準備對于一個活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好好準備每一個活動對于我們教師來說更是必不可少的。這樣的準備也是寬泛的,不僅僅指教學具的準備,更包括每一個問題,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的準備。
中班畫媽媽語言教案 11
活動目標:
1、在與同伴輪唱歌詞和襯詞的基礎上,初步學習領唱與齊唱想呼應的歌唱方法。
2、探索用其他象聲詞替換原來的襯詞“米里米”。
3、表達愛媽媽夸媽媽的親切情感。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復習歌表演〈辦家家〉按角色要求兩兩結伴邊唱邊表演,表演時眼睛互相看著對方,就像玩娃娃家一樣。
2、學唱新歌。
(1)傾聽教師范唱。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好聽地曲子,請你們一起來聽一聽。
(2)說說歌里唱了些什么?知道“米里里”是表示很快樂的意思。
——你聽到歌里說了些什么?米里里是什么意思?
(3)教師說歌詞,同時按詞意出示“媽媽”圖和添畫“大紅花”。幼兒說歌曲中的襯詞。
(4)教師與部分幼兒唱歌詞,另一部分幼兒唱襯詞,并交換練習。
(5)部分幼兒唱歌詞,另一部分幼兒唱襯詞并用樂器伴奏。交換練習。
3、探索用其他象聲詞替換“米里里”。
——你能用其他的`三個字來表示比很快樂地唱歌嗎?就像歌里的“米里里”一樣。幼兒想出一個,就嘗試替換襯詞唱歌。(如嘟迪迪、呱嘰嘰等)
4、初步學習領唱和齊唱想呼應。
鼓勵幼兒獨立地唱歌,其余幼兒唱襯詞。提醒唱襯詞的幼兒注意音量的控制。
中班畫媽媽語言教案 12
活動目標:
1、能跟隨老師簡筆畫的步驟,較合拍的演唱歌曲。
2、唱好附點音符和休止符。
3、體驗愛媽媽的情感。
4、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兒歌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5、在活動中與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活動準備:
蠟筆人手一份,白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每個小朋友都很愛自己的媽媽,現在就請小朋友來說說自己的媽媽。
2、幼兒討論。(談媽媽的外貌特征、性格、工作單位等)
3、師:小朋友說的真好,今天我們一起把媽媽的樣子唱著歌畫出來好嗎?老師先來畫一畫我的媽媽。
(二)學唱歌曲
1、教師示范:邊根據歌詞內容朗誦兒歌邊畫圖。(步驟如下)
(1)拿出小蠟筆點兩下(唱:小蠟筆,咪里咪)
(2)畫一個圓的頭(唱:畫呀畫,咪里咪)
(3)畫媽媽的頭發(唱:畫出我的好媽媽)
(4)畫眼睛(唱:咪里,咪里,畫出我的好媽媽)
(5)畫耳朵(唱:好媽媽,咪里咪)
(6)畫嘴(唱:笑哈哈,咪里咪)
(7)畫胸前的紅花(唱:胸前開朵大紅花)
(8)畫肩膀(咪里,咪里胸前開朵大紅花)
2、提問幫助理解歌詞。
師:我拿什么來畫媽媽?先畫什么再畫什么?媽媽的表情是怎樣的?胸前怎樣?
3、引導幼兒跟隨老師邊朗誦邊徒手畫媽媽。(二遍)
師:現在請小朋友也來畫一畫媽媽。
4、教師示范演唱歌曲(有音樂伴奏)師:每個小朋友的媽媽長得都不一樣,特別是頭發有明顯的不一樣,現在我們來看一看大班的小朋友畫的媽媽。
5、幼兒跟著琴聲演唱。師:我們也來畫一畫自己的媽媽。提醒幼兒注意唱好休止符和附點音符。(三遍)
(三)分角色交換演唱。
1、先請男小朋友畫,女小朋友唱。再交換。
2、請個別幼兒演唱。
(四)復習歌曲:《好媽媽》
活動延伸:
1、讓幼兒根據自己媽媽的外貌特征畫媽媽。
2、為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附:
歌曲《畫媽媽》
1=F
3550│1330│3550│1.36?│116??6?│332│
小蠟筆,咪里咪,畫呀畫,咪里咪,畫出我的好媽媽
好媽媽,咪里咪,笑哈哈,咪里咪,胸前開朵大紅花
530│530│1.133│13│6?─║
咪里,咪里,畫出我的好媽媽。
咪里,咪里,胸前開朵大紅花。
活動反思:
媽媽是幼兒每天生活在一起,最親近的人,所以在設計《畫媽媽》活動時,我一開始把目標定位在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媽媽正、側面的形象特征。但在活動開展的前一天準備時,我仔細又想了一下,幼兒進入中班后,接觸人物畫的機會不多,在上學期幼兒對人物正面畫掌握還不夠理想、且對人物各部位的'比例把握也不夠理想,所以在本次活動中我進行了調整:
調整一:以畫媽媽的正面為主,第一重點落在人物的五官與身體的比例上。鼓勵作畫能力強的幼兒大膽嘗試畫媽媽的側面。
調整二:根據幼兒現在對人物畫時動作都較為呆板的現狀,我先請幼兒用語言描述(同時也訓練了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接著請幼兒邊描述邊用動作展現媽媽的動態,教師則向其他幼兒對部分有一定難度的動作進行重點范畫與講解,最后提出裝飾與涂色要求。
在本次活動教學后,發現:幼兒對人物的動態如何去捕捉,如何用筆來表現有了一定的了解,人物的身體比例也有了進一步地認識。打算,在進行《我和我的朋友》繪畫教學活動中,加強繪畫要求:畫出人物的正、側及背面的形態。
我的思考:幼兒的繪畫技能的提高必須是循序漸進的,在掌握了一樣技能的基礎上逐漸提高繪畫難度,相信幼兒更容易接受并掌握。
中班畫媽媽語言教案 13
內容與要求:
1、運用不同的線條繪畫表現自己媽媽的五官特征。
2、喜歡并欣賞媽媽的美,能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不同臉型的輪廓紙、水彩筆、幼兒媽媽的照片;
2、活動前,通過游戲“猜猜誰的媽媽?”觀察比較并說出自己的媽媽的長相的特點。
活動過程:
一、引入主題
“你的媽媽漂亮嗎?媽媽什么地方長得漂亮?”引導幼兒欣賞媽媽的美并了解自己的媽媽和別人的媽媽長得不一樣,能說出自己媽媽的特點。
二、引導示范
出示有媽媽臉部的輪廓紙
“你的媽媽的臉什么形狀的?”(選擇不同形狀的輪廓)
“媽媽頭發是什么樣的?”(運用曲直不同的兩種線條表現媽媽的不同的發型)
“媽媽的眼睛是大大的?還是小小的?”(運用圓形、線性表現媽媽不同形狀的眼睛)
“媽媽的眉毛是怎樣的.?”(粗粗的?細細的?彎彎的?平平的?)
“媽媽的鼻子什么樣的?”
“媽媽的嘴巴什么顏色的?笑起來會怎樣?”
三、幼兒創作
1、幼兒自己選擇不同輪廓的紙,根據對媽媽的觀察繪畫表現自己媽媽的五官的特點。
“現在你們想不想把自己的媽媽畫下來介紹給你的小伙伴?要畫的像自己的媽媽!”
2、幼兒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①指導能力強的幼兒大膽的表現自己對媽媽的觀察和了解,鼓勵其在進一步觀察的基礎上表現自己媽媽的與別人的媽媽的不同的地方。例如:臉上的痣、有沒有戴眼鏡、頭發長短曲直等。
②指導能力弱的幼兒大膽繪畫表現自己的媽媽,能用不同的線條表現人物的五官,會說出自己媽媽的特點。
四、同伴交流
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幼兒的作品欄里,引導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媽媽。
五、活動延伸
在晚間接待時間,讓幼兒向家長介紹自己畫的媽媽。
中班畫媽媽語言教案 14
活動目標:
1、觀察媽媽的發型,感受親情的溫暖。
2、運用不同的線條表現媽媽的頭發,練習直線和曲線的組合。
3、學習基本的構圖方法。
活動準備:
1、幼兒帶來自己媽媽的照片,觀察了解不同的發型。
2、教師準備白紙、水彩筆每人一份,示范畫媽媽的.圖像三幅(未畫頭發)
活動過程:
1、幼兒回憶媽媽的發型,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
提問:你的媽媽漂亮嗎?為什么?想不想使你的媽媽變得更漂亮?
2、幼兒觀察照片,一起討論怎樣用線條畫媽媽的頭發。
提問:如果我們要把媽媽的發型畫下來,該怎樣畫呢?
3、個別幼兒示范不同種類線條畫法。
(用手指在空中比畫也可以)
4、幼兒作畫,在已畫好的媽媽頭像上畫不同的發型。
(1)啟發幼兒用多種線條表現發型。
(2)將媽媽的頭發畫豐滿、飄逸。
(3)添畫頭發時,注意下巴上可別長出頭發來。
5、作品完成后,展示幼兒的作品,并互相欣賞。找你的好朋友說說你的媽媽是什么樣子的。
6、以歌曲《我的好媽媽》結束活動。
【中班畫媽媽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畫媽媽》11-01
中班美術畫媽媽教案06-25
畫媽媽中班美術教案08-01
中班語言《秋天的畫》活動教案09-28
語言活動媽媽中班教案06-14
中班語言關于媽媽教案09-04
中班美術教案:畫媽媽教案及教學反思03-06
《我的畫》中班語言教案(精選21篇)07-23
中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我的畫》10-28
中班語言教案:蝸牛畫樹教案及教學反思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