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年級《數學廣角-搭配(一)》評課稿(精選8篇)
所謂評課,顧名思義,即評價課堂教學。是在聽課活動結束之后的教學延伸。對其執教教師的課堂教學的得失,成敗進行評議的一種活動,是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發展,推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數學廣角-搭配(一)》評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數學廣角-搭配(一)》評課稿 1
數學廣角—搭配(一)是人教版二上數學廣角中一個全新改版的知識內容。涂老師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學生的學情及年齡特點對教材進行重組,為我們展示了一堂十分精彩的數學活動課。涂老師這節課上的很成功,其中數學課堂的評價也這節課的一大亮點。
1.關注學習興趣,童趣評價。
涂老師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課的一開始創設了有趣的開啟數學大門的情境,當數學正確回答出笑臉擺放順序時,數學王國的.大門打開了,隨即一陣熱烈的掌聲也送給了學生。這種借助媒體充滿童趣的評價方式,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關注學習過程,教師激勵導向評價。
在整堂課的教學中,涂老師充分發揮了評價的激勵導向作用。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自主性、主動性、獨創性等學習品質時,涂老師能有針對性,不失時機的進行激勵性評價,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在學生探究用紅黃藍三種顏色任意選兩種,給衣服和褲子涂上不同的顏色,你們會涂嗎?你想怎么涂?學生試涂1號學習卡時,涂老師及時給予小組評價:“第一、二小組小朋友又靜又快,一下子涂好了。”在探究衣服褲子用三種顏色涂色,到底有幾種不同的涂法時,及時給予學生個性化的評價:“楊億楠雖然坐在最后面,但是他的小眼睛是最亮的。”“xxx小朋友觀察得最仔細,小眼睛最亮。”“xxx小朋友就像個數學家。”在探究用1、2、3組成兩位數。每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和個位數不能一樣,能組成幾個兩位數。你讀懂了什么?當學生回答:只能在數字1、2、3中選。教師及時給予評價:“只能在1、2、3里面選,劉毅非常會審題。”對后進生的學習,教師也進行了充滿激勵的評價:“今天xxxx小朋友也學會了這種學習方法,老師獎勵一張智慧卡。”等等。這種激勵性的評價語,不但使學生在心理上得到了滿足,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也有效的調控了課堂,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3.以生為本,多元主體評價。
在探究用3中顏色給衣服和褲子涂上不同的顏色,你有幾種涂法時,涂老師大膽開放的設計教學,給學生留有充分思維的空間和教學活動機會。在反饋交流時,涂老師展示學生作業,9(4、6)種涂法你同意嗎?為什么?給予學生參與評價的機會,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也使學生在互評中進一步體會了排列的有序性,積累了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
總之,涂老師這節課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尊重學生個性化的解決問題,進行了有效的個性化的評價,彰顯了小班化教學特色。
二年級《數學廣角-搭配(一)》評課稿 2
今天聽了李老師執教的二年級《數學廣角 - 搭配(一)》,整堂課以 “幫小熊搭配衣服” 為核心情境,將抽象的搭配知識轉化為具象的生活問題,完全契合二年級學生 “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 的認知特點,課堂氛圍活躍且高效。
從教學目標來看,李老師精準把握課標要求,不僅讓學生掌握 “3 件上衣與 2 條褲子的不同搭配方法”,更通過分層任務滲透 “有序思考” 的數學思想。課堂伊始,李老師展示小熊的' 3 件上衣和 2 條褲子圖片,提問 “小熊要去參加森林派對,有幾種穿法?”,瞬間激發學生興趣。接著讓學生用學具卡片動手擺一擺,多數學生能無序擺出 3-4 種穿法,此時李老師順勢引導 “怎樣擺才能不重復、不遺漏?”,通過小組討論總結出 “先固定上衣配褲子”“先固定褲子配上衣” 兩種有序方法,巧妙突破教學難點。
教學環節設計層層遞進,從 “2 件上衣配 2 條褲子” 的基礎題,到 “3 件上衣配 2 條褲子” 的提升題,再到 “搭配早餐(3 種主食配 2 種飲品)” 的拓展題,難度梯度合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就感。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李老師注重將數學與生活結合,最后環節讓學生舉例 “生活中的搭配現象”,學生說出 “鞋子與襪子搭配”“書本與書包搭配” 等,真正實現 “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的教學理念。
若說不足,建議在小組活動時增加 “學困生幫扶” 環節。部分學生在動手操作時仍存在無序搭配的問題,可安排能力強的學生當 “小老師”,一對一指導,讓課堂幫扶更精準。整體而言,這是一堂目標明確、趣味十足的數學課,為低年級數學廣角教學提供了良好范例。
二年級《數學廣角-搭配(一)》評課稿 3
王老師執教的《數學廣角 - 搭配(一)》,以 “動手操作” 為核心,通過 “擺一擺、畫一畫、說一說” 的多元活動,讓二年級學生在實踐中理解搭配的本質,充分體現了 “做中學” 的數學教學理念,課堂效果顯著。
教學亮點集中在 “操作活動的精準設計”。課前王老師為每位學生準備了彩色卡片(代表上衣、褲子)和記錄單,課堂上先讓學生獨立操作 “2 件上衣配 3 條褲子”,并在記錄單上用簡單符號(如 “△” 代表上衣,“○” 代表褲子)記錄搭配結果。隨后邀請不同方法的學生上臺展示,有的學生無序擺放導致重復,有的學生按順序擺放完整,通過對比讓學生直觀感受 “有序思考” 的重要性。王老師再用課件演示兩種有序搭配方法,將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知,有效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
在課堂互動方面,王老師采用 “個人操作 + 小組交流 + 全班展示” 的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小組交流時,學生圍繞 “怎樣記錄更清楚” 展開討論,有的用文字記錄,有的用畫圖記錄,有的用數字編號記錄,王老師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表達,并引導他們比較不同記錄方式的優缺點,讓學生在交流中學會傾聽與借鑒。
需要改進的'是 “課堂時間分配”。前半段操作活動時間略顯充裕,導致最后 “生活拓展” 環節倉促收尾,學生未能充分分享生活中的搭配案例。建議壓縮基礎操作時間,預留更多時間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一步深化對搭配知識的理解。總體而言,這堂課通過豐富的動手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知識、提升思維,是一堂符合低年級學生認知規律的優質課。
二年級《數學廣角-搭配(一)》評課稿 4
張老師的《數學廣角 - 搭配(一)》以 “闖關游戲” 為主線,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融入趣味游戲中,讓二年級學生在 “玩中學”,不僅激發了學習興趣,更高效達成了教學目標,課堂氛圍熱烈而有序。
課堂設計了 “搭配小達人” 三級闖關游戲:第一關 “衣物搭配”,用課件展示 2 件上衣和 2 條褲子,讓學生通過 “連一連” 的方式找出所有搭配方法,過關者獲得 “初級達人” 貼紙;第二關 “數字搭配”,讓學生用 1、2、3 三個數字組成不同的兩位數(不重復),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比誰寫得又快又全,過關者獲得 “中級達人” 貼紙;第三關 “路線搭配”,呈現從學校到公園的 2 條路,從公園到動物園的 3 條路,讓學生思考 “從學校到動物園有幾種走法”,過關者獲得 “高級達人” 徽章。這種闖關模式層層遞進,既鞏固了搭配知識,又讓學生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
張老師尤其注重 “數學思想的滲透”。在數字搭配環節,當學生無序寫出 “12、21、13” 后,張老師引導 “怎樣才能把所有兩位數都找出來?”,學生通過討論發現 “先固定十位數字,再搭配個位數字” 的方法,自然而然理解了 “有序思考” 的重要性。同時,張老師及時總結 “搭配問題可以用‘乘法’快速計算(如 2 件上衣配 3 條褲子,2×3=6 種方法)”,為后續學習乘法應用題埋下伏筆。
建議在游戲環節增加 “錯誤辨析”。部分學生在路線搭配時出現重復計算的情況,若能展示典型錯誤案例,讓學生共同分析原因,可進一步強化 “不重復、不遺漏” 的搭配原則。整體來看,這堂課通過游戲化教學,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數學,充分體現了 “以生為本” 的教學理念,值得借鑒。
二年級《數學廣角-搭配(一)》評課稿 5
劉老師執教的《數學廣角 - 搭配(一)》,以豐富的生活素材為載體,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感受到 “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有效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課堂教學扎實高效。
教學伊始,劉老師播放 “超市購物” 的`短視頻,展示貨架上的 3 種零食和 2 種飲料,提問 “買 1 種零食和 1 種飲料,有幾種買法?”,瞬間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接著,劉老師圍繞 “生活中的搭配” 展開教學:用 “校服上衣與褲子搭配” 講解基礎搭配方法,用 “早餐主食與飲品搭配” 鞏固知識,用 “出門穿鞋與穿襪子搭配” 拓展延伸,每一個素材都來自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讓學生輕松理解抽象的搭配原理。
在教學方法上,劉老師采用 “直觀演示 + 自主探究” 的模式。對于 “3 種主食配 2 種飲品” 的問題,先讓學生用畫圖的方式記錄搭配結果,再引導學生發現 “3×2=6” 的計算規律,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滲透了乘法思想。同時,劉老師注重關注個體差異,對理解較慢的學生,通過 “一對一指導畫圖” 幫助其掌握方法;對能力較強的學生,鼓勵其嘗試 “用乘法快速計算搭配種數”,實現了 “因材施教”。
不足的是 “課堂練習的層次性”。基礎練習較多,拓展練習較少,可增加 “稍復雜的搭配問題”(如 “3 件上衣、2 條褲子、1 件外套,搭配成‘上衣 + 褲子 + 外套’,有幾種穿法”),滿足學有余力學生的需求。總體而言,這堂課通過生活素材激活數學課堂,讓學生在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是一堂貼近學生、貼近生活的優質數學課。
二年級《數學廣角-搭配(一)》評課稿 6
陳老師的《數學廣角 - 搭配(一)》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動畫、課件、互動游戲等手段,將抽象的搭配知識直觀化、動態化,有效突破了教學難點,為低年級數學教學注入了新活力,課堂效果突出。
教學中,陳老師的多媒體設計亮點紛呈:在講解 “2 件上衣配 3 條褲子” 時,用動畫演示 “先固定上衣,依次搭配每條褲子” 的過程,褲子與上衣搭配成功時會出現 “閃爍 + 音效”,讓學生清晰看到搭配過程;在數字搭配環節,用課件展示 “1、2、3” 三個數字卡片,學生點擊數字即可組成兩位數,若重復則彈出 “重復啦,請重新選擇” 的提示,若遺漏則顯示 “還有沒找到的兩位數哦”,通過互動課件幫助學生養成 “不重復、不遺漏” 的習慣;在拓展環節,用短視頻展示 “從家到學校的路線圖”,動態標注不同路線,讓學生直觀理解 “路線搭配” 的原理。
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效突破了教學難點。對于二年級學生而言,“有序思考” 是抽象的思維方式,通過動畫演示和互動操作,學生能直觀感受 “有序搭配” 的過程,輕松掌握 “不重復、不遺漏” 的方法。同時,陳老師通過多媒體展示學生的作業成果,讓學生上臺講解自己的`搭配思路,既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又促進了生生互動。
建議適當減少多媒體依賴,增加 “實物操作” 環節。部分學生在多媒體互動中表現積極,但在后續紙質練習中仍出現無序搭配的問題,若能結合實物卡片操作,可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整體來看,這堂課通過多媒體與數學教學的深度融合,讓課堂更生動、更高效,為低年級數學教學提供了新思路。
二年級《數學廣角-搭配(一)》評課稿 7
聆聽了 XX 老師執教的二年級《數學廣角 - 搭配(一)》一課,整堂課以 “讓學生理解簡單的排列與組合思想” 為核心,教學目標清晰明確,達成度較高,值得深入探討。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定貼合課標要求與學生實際:一是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初步掌握 2-3 個數字的排列方法;二是培養有序思考的.意識,避免重復與遺漏;三是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從課堂環節來看,目標落地扎實。在 “數字搭配” 環節,教師先引導學生用數字卡片擺一擺 “1 和 2 能組成哪些兩位數”,再進階到 “1、2、3 能組成多少個不同的兩位數”,層層遞進中,學生逐漸掌握 “固定十位”“固定個位” 等有序排列方法。課堂練習時,多數學生能獨立完成 “3 個數字組成兩位數” 的題目,且正確率達 90% 以上,說明知識目標已基本達成。
在能力目標培養上,教師通過 “小組合作擺卡片”“展示不同擺法” 等環節,引導學生對比 “無序排列” 與 “有序排列” 的差異,讓學生直觀感受到 “有序思考能避免重復與遺漏”。有學生在匯報時說 “先固定十位是 1,再換十位是 2,這樣就不會亂了”,可見有序思考的意識已初步建立。但在 “聯系生活” 的目標上,僅設計了 “搭配衣服” 一個生活情境,若能增加 “早餐搭配”“路線選擇” 等更多實例,可讓學生更深刻體會搭配思想的實用價值。
整體而言,本節課教學目標定位精準,環節設計圍繞目標展開,達成效果良好。若能進一步豐富生活情境,目標達成會更全面。
二年級《數學廣角-搭配(一)》評課稿 8
XX 老師在《數學廣角 - 搭配(一)》的教學中,打破傳統 “講授式” 教學模式,運用多種創新教學方法,讓低年級數學課堂充滿活力,為學生營造了輕松高效的學習氛圍。
最突出的創新點是 “情境 + 操作” 的融合教學法。課始,教師創設 “幫助小熊搭配密碼鎖” 的情境,用 “密碼是由 1 和 2 組成的兩位數” 引發學生興趣,順勢導入新課。隨后,讓學生每人手持數字卡片,通過 “獨立擺 — 同桌互查 — 全班展示” 的流程,自主探索搭配方法。相較于單純的課件演示,實物操作讓學生更易理解 “排列” 的本質,有學生在擺卡片時興奮地說 “我發現換個位置就是不同的`數”,充分體現了操作的價值。
此外,“游戲化教學法” 的運用也十分巧妙。教師設計 “搭配小達人” 闖關游戲:第一關 “數字密碼”(排列數字),第二關 “服裝秀”(搭配衣物),第三關 “美食街”(搭配早餐)。每闖一關,學生需通過小組討論完成任務,再獲得 “星星貼紙” 獎勵。游戲化設計貼合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課堂上學生舉手積極,小組討論熱烈,連平時內向的學生也主動參與,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
但需注意,創新方法需兼顧 “熱鬧” 與 “實效”。本節課在 “服裝搭配” 游戲中,部分小組因過度關注 “角色扮演”,忽略了搭配方法的記錄,導致匯報時思路混亂。若教師在游戲前明確 “先記錄、再展示” 的要求,教學效果會更優。總體而言,本節課的教學方法創新且實用,為低年級數學教學提供了良好范例。
【二年級《數學廣角-搭配(一)》評課稿】相關文章:
《數學廣角集合》評課稿09-11
《數學廣角——集合》評課稿06-16
《數學廣角的重疊問題》的評課稿11-13
《數學廣角》評課稿(精選16篇)12-12
數學廣角推理的評課稿(精選11篇)08-18
《數學廣角——集合》評課稿(精選12篇)12-04
搭配評課稿08-26
《數學廣角——集合》評課稿(通用10篇)10-23
數學廣角《找次品》評課稿(精選8篇)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