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幸福比優秀更重要》讀后感范文(通用14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幸福比優秀更重要》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幸福比優秀更重要》讀后感 1
借著悅讀悅美讀書會,我有幸拜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幸福比優秀更重要》這本書,它帶給我許多的感動和身為教師及對這一職業的更深層次思考。
本書中不是夸夸其談教育教學的高深理論,而是通過一個個樸實、真實的故事向我們再現了李鎮西老師平凡而又幸福的教育生活。這些故事是教育的故事,更是生命的故事。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李老師對幸福的理解和對好老師的標準的認可。
他說所謂“優秀”至少有兩個含義,一是指我們做得比別人相對出色一些的'工作及成績;二是指我們所獲得比別人更多的各種榮譽證書或稱號。他越來越堅定地認為,一個教師,是否“優秀”不是最重要,是否“卓越”更無關緊要,最最關鍵的是是否“幸!!
作為教師,每天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孩子,駕馭的是變化多端、生動活潑的課堂。孩子們一聲甜美的老師好,一個燦爛的笑臉,一次精彩的發言,一段感情真摯的朗讀,一份娟秀工整的作業,一篇充滿童趣的文章,一次小小的進步,都會使人怦然心動,樂從中來。在這個引領的過程慢慢體會我們所付出的耐心、愛心、細心、仁心……作為老師的我們此時是驕傲的!更是幸福的!
所以幸福比優秀重要,優秀是用別人的眼光看自己,幸福則是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孰輕孰重,一看便知,可知易行難呀!最關鍵的是我們的幸福感從何而想“優秀”而不得,怎么辦?那就像李鎮西老師說的,別管什么“優秀”不“優秀”啦,還是追求原本屬于自己的純粹的教育幸福吧!因為——“優秀”與否是別人的評價,“幸!迸c否是自己的感覺來,心態,幸福的心態就會帶來幸福的生活。
當然,教師的優秀和幸福并不矛盾,二者完全可以和諧統一的。領導正直,同事善良,評價科學,程序公正,幸福的老師怎么可能不優秀呢?幸福指數高了,又有突出的業績,各種榮譽自然奔你而來。這時,我們完全可以坦然而無愧地接受,因為這是教育給我們的饋贈。只是我們把這份饋贈僅當做意外的收獲,因為我們從來就不是沖著這些榮譽而工作的。沒有這些榮譽,我們也不會有絲毫的懈怠,因為教育關系著我們自身的幸福。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教師這條道路上我還僅僅只是在起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需要我去走,但我心中始終堅信身為一位教師只有從心底里覺得自己是幸福的才能走得更長更遠,從今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幸福比優秀更重要》讀后感 2
偶然看到了這本書,便想著買下來讀一讀。想看看,在鄭州教育被折騰的只有“茍且”的時候,還能不能從書中尋找到一份“詩和遠方”的慰藉。
李鎮西老師在書中這樣說: 所謂“優秀”至少有兩個含義,一是指我們做得比別人相對出色一些的工作;二是指我們獲得的各種榮譽稱號。李老師越來越堅定地認為,一個教師,是否“優秀”不是最重要的,是否“卓越”更無關緊要,最最關鍵的是,是否“幸!薄
既然每一個人都不完美,這個“每一個人“就包括自己,也就是說自己也需要別人寬容。如果人人都不寬容,那沒有一個人能夠在這個世界上正常的生存。你的寬容度決定你的幸福感。學生因為童心而嘰嘰喳喳,總會時不時地犯錯,為師的我們需要學會寬容學生,這也是對自己的寬容。多一分寬容和體諒,師生之間的關系將變得更加和諧。
成長中的學生不可能一下子就很優秀,對于那些比較差的學生,更不可能短時間變成優秀學生。為師者,皆希望每個孩子都優秀,卻丟失了對學生個性的認識,造成孩子無形的壓力和對學校的'恐懼。只要我們懷有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一顆向善的心,那么我們還會拘泥于孩子一時的錯誤嗎?
整本書讀下來,我感受到的是李老師滿滿的幸福。他是在教育的過程中感受幸福,我如果能做到他的一半,也就心滿意足了。李老師對于教育的執著的愛,對每一個老師的負責,我是除了羨慕還是羨慕,也感受到書里老師們說的,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身為李老師手下的兵,他們是何等的幸福。
我們每天和天真無邪的孩子們在一起,如果用心帶給他們溫暖與幸福,自己也必定會感受到溫暖與幸福。面對這些孩子,我們所擁有的那份純真和善良,是別的職業所無法體會的。
感受著擁有這份職業的幸福,感受著小小的成就感。那么,學生收獲的是成長,我們收獲的就是幸福。
《幸福比優秀更重要》讀后感 3
乍聽這本書名,感覺立意與其它文章有點不一樣,因為此文不像其它書所強調的“努力”“上進”“優秀”,而是在強調幸福。曾經有人笑話過某電視臺采訪的“幸!币皇拢@里,卻將它置于“優秀”之上,所以會讓我覺得耳目一新。但是它又讓我有點擔憂:這會不會是一本心靈雞湯呢?不用追名逐利,不用知曉人情世故,只要開心,只要幸福就可以,但事實并非如此,在看完此文后,我深深理解了他,并無比贊同他的觀點。
誠然,他是名師,我是初出茅廬剛上任才一年的無名小卒。但本質上而言,我們都是老師,都是向學生答疑解惑、引領學生求取新知的教育工作者,對于工作的體驗是有相似性的,收獲和困惑也是可以相融通的。
他說:“堅守教育信念是對的,但目的不是為了什么優秀,而是自己的快樂。別在意優秀不優秀,要在乎你自己每天是否幸福。因為幸福比優秀更重要!”。
“身在高位”的他這么說可能會遭受一些誤解,但在“人微言輕”的我看來,卻是別有一番深刻的道理。因為初入職場的我,對于這份陌生又充滿挑戰的工作,談不上有多熱愛,但確實鉚足了勁地開始我的教學工作,從用心備課,到用心上課、聽課、反思,每一個環節我都不敢有所怠慢。然而,事與愿違,用心一點,老師可以當得稱職一點,離優秀也許近那么一點,卻無法帶給我“幸福感”,我會為今后不斷涌現的問題擔憂,為學生吵鬧不認真費心,為家長的不理解難受,為自己的職業之路感到迷惘,這一切都讓我有種深深的負累感。
我曾以為感受不到“職業幸福感”是因為自己還不夠優秀,不夠努力,實則不然。正如李老師所說優秀的老師不多,但幸福的老師可以很多,也許就存在我們這些普通的教師之中。優秀的老師或真或假,真的腳踏實地嘔心瀝血得到認可,假的'可能只是善于提高學生的考試分數;前者贏得榮譽但道路坎坷,假的名不副實,那“優秀”的頭銜有了,可他真的幸福嗎?身被名縛,哪來自由?心為形役,何言幸福?就算“優秀”了,幸福卻失去了。
有人說幸福是種美妙的感覺,我很贊同,因為我覺得幸福是種豁達的胸襟和對自我的滿意感。在教學過程中你收獲了學生關注的眼神和傾聽的耳朵,收獲了學生對自己的喜愛和擁護,收獲了家長的肯定和贊賞,這就是幸福啊!李白有一句詩:“空長滅征鳥,水闊無還舟!辈皇翘炜諞]有飛鳥,而是晴空萬里,遼闊無邊,一兩只鳥簡直微不足道;不是水面沒有船只,而是煙波浩渺,水天一色,一兩只船也就微乎其微了,這是胸襟,也是心態。
某種意義上說,擁有了好心態,便擁有了幸福。這是不需要多少獎杯和證書這些硬件作為支撐的,這種感覺流淌在師生的心田,開出美麗的花,散發出迷人的芬芳。
《幸福比優秀更重要》讀后感 4
與《教育是愛的藝術》一書一樣,李鎮西老師的《幸福比優秀更重要》一如既往,是一個個故事組成的,是教育的故事,更是生命的故事。其中敘述教學的故事極少,反倒是敘事他樸實、真實的生活居多。讓我印象極深的部分是他與樂山一中未來班孩子們聚會的情景:他能叫出每一個“孩子”的名字,他的電腦中有每一個“孩子”的照片,他的頭腦中有每一個“孩子”的故事,每一個“孩子”生命中有他的故事,每一個“孩子”都記得他的要求:正直、善良、勤勞……讀到李老師花筆墨最多的這次同學會,我的眼眶濕潤了,我仿佛親眼見證了這一幕,我仿佛看到一位用心做教育的`老師收獲了累累的碩果。當年他帶這屆學生的時候,周圍所有的人都說“李老師,你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太善良,不能適應這個社會”,30年后的師生聚會,回答了30年前的質疑,“孩子”們適應了社會,而且很適應。原來,教育無需那么功利。但教育需要本真。反思我們身邊的一些教育是何等的堅硬,何等的粗糙!一切以分數為中心,對學生缺少關懷、缺少鼓勵,只有要求,只有呵斥;學生對老師缺少感激,缺少敬佩,只有畏懼,只有不滿。試問:身處這樣的教育中,學生的幸福感從何而來?老師的幸福指數又能有多高?
李鎮西老師建議我們要大度!皩W生犯了錯誤,甚至冒犯了我們,我們不可能不生氣,但不要老是生氣。尤其不要記恨學生,學生畢竟是學生,小孩兒嘛!不懂事,我們作為老師,作為成人,不要和他們計較。要有這樣的胸襟,又有一種寬容。永遠不要以學生為敵,永遠要意識到學生是在成長中的孩子”。
幸福比優秀重要,優秀是用別人的眼光看自己,幸福則是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孰輕孰重,一看便知,可知易行難呀!最關鍵的是我們的幸福感從何而來,心態,幸福的心態就會帶來幸福的生活。
“優秀”的教師是有限的,有些與機遇甚至人際關系有關,而幸福的教師卻有千千萬萬,有些就在我們身邊,甚至就是我們自己!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我在路上!
《幸福比優秀更重要》讀后感 5
從教二十年的我,每個工作日都異常的忙碌,在忙碌中有時喜悅、有時抱怨、有時滿足、有時無助。就處在職業倦怠的我有幸品讀了李鎮西著的《幸福比優秀更重要》這本書,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寬容與妥協章節中“既然每一個人都不完美,這個‘每個人’就包括自己,也就是說自己也需要別人的寬容。如果人人都不寬容,那沒有一個人能夠在這個世界上正常地生存——更不要說生活了”。
自古至今,都有許多形容寬容的詞匯“大度、宰相肚里能乘船、退一步海闊天空” 等等。在生活中我們需要用寬容做好自己的工作,用寬容經營好自己的家庭,用寬容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用寬容讓自己快樂起來。我們放平心態,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對人寬容對自己寬容讓彼此都能開朗愉快地生活,或許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寬容是一種愛,寬容能增添內心的“幸福度”,像一種鎮靜劑。幸福就是當別人欺負你,你原諒他,讓他快樂,那你也會感覺很幸福。一個人之所以幸福,不是他得到的多,而是計較的少,海納百川,靠的是寬容的心胸,因為寬容,所以幸福。特別是自己身為一名教師,每天幾乎都和孩子們在一塊兒,課堂上給他們傳授知識,課間關注他們的活動安全,課下還要了解每個孩子的家庭、性格。每天都有不該錯的題,孩子卻把題做錯,課堂上違反紀律。淘氣的男孩子在課間總要闖點小禍,讓老師給予處理。有時,真的被這些小家伙鬧得心煩,對于他們對紀律的無視,我發過脾氣,大聲吆喝,訓斥、諷刺、挖苦。通過讀這篇文章,我進行了深刻反思:他們只是一個個六七歲的孩子,他們的世界單純而可愛。每個孩子都是宇宙的唯一,我們要學會尊重不同的個體,寬容不同的個體,把寬容轉化為對他們的愛與信任。
在生活中認識到“吃虧是!辈坏且环N做人的策略,更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書中說“心中裝著天使,眼前一片光明;心中裝著魔鬼,眼前眼前一片黑暗”。你對別人的寬容度決定著你的幸福感。寬容度越高,幸福感越強。反之,你這也見慣,那也見不慣,成天抱怨,都在埋怨,人家不會因為你的.埋怨和抱怨有任何變化,最后你自己到一肚子氣,自己的幸福指數大大打了折扣,整天都痛苦的生活著。紀伯倫說過一句名言“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流血的心,一顆寬容的心!睂捜莸娜瞬皇菦]有痛苦,只是他善于把痛苦錘煉成詩行;寬容的人也不是沒有碰壁的時候,只是他不計較,不勉強,善于暫時停下來或者繞道而行。寬容如水,把生活中的煩惱怨恨過濾,讓人生的道路邁得更加輕盈,更加寬闊!所以說,幸福之心,幸福之本!
《幸福比優秀更重要》讀后感 6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幸福比優秀更重要》這本書。這是一本關于著名教育者——李鎮西先生的教育隨筆故事集。該書從身邊的小事講述了李鎮西老師的教育觀念和教育理想。書中充滿了老師對學生滿滿的愛。
他教書36年,被譽為"中國的蘇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師";他將尊重與民主融入日常教學,與學生一同追求學習的幸福感;他倡導平民教育,培養學生做"人中人",忠于自己的內心。他,是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四川省語文特級教師李鎮西。
在剛剛結束的暑假期間,李鎮西在退休前上了一堂特殊的"最后一課"。400多名李鎮西教的第一屆學生,紛紛帶著自己愛人、孩子從全國各地趕來上課。在這節課上,李鎮西和"未來班"的學生們分享了他保留的紀念物——檢討書、請假條都在其中。36年的堅持中,他讓一屆屆學生獲得知識,長大成人,也讓自己成為了一個幸福的老師。
暑假期間正好拜讀李老師的《幸福比優秀更重要》這本書,整本書讀下來,感受到的是李老師滿滿的幸福。
給我印象最深的除了李老師對幸福的理解和對好老師的標準的認可外,就是李老師與樂山一中未來班的孩子們三十多年的師生情誼。
它就像一部現實版的經典童話,點綴著李老師和未來班孩子們幾十年的生活。未來班是李老師教師生涯帶的第一屆學生,李老師一直以善良、正直、勤奮教育和勉勵孩子們,和孩子們和諧共處,建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他為孩子們取班名(未來班)、定班規、制班徽、寫班歌(唱著歌兒向未來),還請當時大名鼎鼎的歌唱家谷建芬老師為班歌譜曲。這在當時的教育界恐怕是第一個。不僅如此,李老師還把每一個孩子的照片以及與孩子們相處時的精彩瞬間永遠保存著。孩子們畢業后深深記著這位可敬可親的李老師,隔三差五的搞同學聚會都請來了李老師。尤其是他們初中畢業三十年后,搞了一場大型的師生聚會,請來了當年的所有老師和全班同學(除確實不能趕到的之外)。
聚會現場(時隔三十年),李老師竟然能呼出每一個"孩子"的名字,他的電腦中有每一個"孩子"的照片,他的頭腦中有每一個"孩子"的故事,每一個"孩子"都記得她的要求:正直、善良、努力、勤奮……讀到李老師與未來班"孩子們"相聚的激動人心的場面時,我的眼睛濕潤了,我仿佛親眼見證了這一幕幕,仿佛看到了一位用心做教育的老師收獲了累累的碩果。這一幕幕,讓我看到了教育的本真,我再次體會到:原來,教育無需那么功利,教育守住本真乃是底線。聚會結束后,未來班的每一個"孩子"都用心寫出了此次聚會的隨筆,在李老師的修改和編輯下,出版了一本精致的畢業紀念冊《讓青春告訴未來》,李老師和未來班的'"孩子們"共同獲得了生命中一份珍貴的禮物。
李老師說:"堅守教育信念不是為了什么優秀,而是自己的快樂。別在意優秀不優秀,要在乎你自己每天是否幸福。因為幸福比優秀更重要。"其實與人的一生來說,真的幸福比優秀更重要。"優秀"與否是別人的評價,是用別人的眼光看自己,而"幸福"與否是自己的感覺,是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
曾幾何時我也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正像李老師所說的那樣,懷揣著自己的教育夢想,在班級里幸福成長。想想自己走過的教師生活,我也走在幸福的路上,雖然比不上李老師的"未來班",但我有我的"小宇宙",我也想讓小宇宙中的星星們幸?鞓返某砷L。
《幸福比優秀更重要》讀后感 7
近期拜讀了李鎮西《幸福比優秀更重要》這本書。
此書沒有大談教育教學的高深理論,就像和鄰家大哥嘮家常,他總是能直抵你內心的疑惑和焦慮,如春風化雨般讓你欣然接受。本書通過一個個樸實、真實的故事向我們再現了李老師平凡而又幸福的教育生活。在讀完這些故事之后,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李鎮西老師對“幸!钡睦斫猓麑Α靶腋!钡慕庾x讓我感到溫馨、溫暖。
李老師認為“優秀與否是別人的評價,幸福與否是自己的感受!币粋教師是否‘優秀’固然重要的,是否“卓越”更應孜孜追求,但最最關鍵的是,是否‘幸福’。這里的“優秀”至少有兩個含義:一是我們做的工作相對比別人出色一些,二是指我們獲得的各種榮譽稱號。由此看來,“優秀是用別人的眼光看自己,幸福則是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薄皟炐恪笔窍鄬Χ缘模傄蛣e人比較,在比較的過程中,人們潛在的功利心會被喚醒,或許能夠在比拼中占得上風,但從內心的體驗來說難免會有緊張與不安,一定會有辛苦和疲憊。自然就會漸漸失去從容自如的心態,慢慢丟掉享受品味的愉悅,也就會失去為人師者的自豪與幸福。得到這種活在別人的目光里的“優秀”,不如在自己的內心尋找一份安寧與淡然。往往是,如果有了這份淡定與從容,就會帶著滿滿的幸福感,更積極主動地爭取優秀,追求卓越,既易成功,又會甜蜜。
就像剛參加工作的我們,懷著一顆美好的理想和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踏上這片凈土。當每天看到孩子們甜美的笑臉、純真的眼神,想著自己將要帶領他們走進文明的殿堂,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徜徉,頓感肩上責任之重大,從事職業之神圣。于是每天都激情滿滿,感覺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想方設法干好自己的工作,認真對待每一節教案,每一堂課,每一次作業批改,關心熱愛每一位學生我們的付出也換回了孩子們的回報:在嗓子嘶啞的時候,孩子們會偷偷往講桌里塞一盒潤喉片;課間孩子們會把我們圍在中間眾星捧月的聊天;節日里,孩子們更會獻上的`一份份誠摯的祝!菚r的我每天和孩子們在一起,孩子收獲著成長,我也收獲著幸福。
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近幾年來,我們漸漸的感覺到工作起來忙碌有余而激情不足,認真依舊而幸福感大打折扣。教育教學中出現偏離我們最初定下的目標,比如孩子并沒有你想象中的聽話;你很努力,但成績并沒有想象中盡如人意;很充分的備課,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轉化后進生的過程中出現的反復;我們時時處處為孩子著想,卻得不到家長的理解和肯定;我們傾其所有,結果卻不成正比我想也許是這些因素漸漸消磨了我們的熱情。突然感覺“幸福去哪兒了”?丟了?于是,我們有時會抱怨工作辛苦,會定義工作壓力大,會感覺我們out了!
讀完《幸福比優秀更重要》以后,讓我感受頗深,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回憶自己的初心,細細感受做老師的幸福感!靶腋,源于心態;不幸福,也源于心態”。
想想醫生,看看警察,瞅瞅記者,瞧瞧無數普通的勞動者,“不容易”的哪里只是教師?其實這種感覺也是我們在追求卓越過程中的必經之路。我們重新確定了更高的目標,在不斷與各種變化著的因素艱苦較量,在接受著人生蛻變的煎熬。當初心使命與殘酷現實激烈斗爭時,可能會出現心靈的迷失,心態的失衡。又不自覺地被外界的評價與看法左右了,忽視了自身心路歷程的掙扎與成長,放棄了對美好的體驗,外化了困惑與焦躁,看似不能對自己滿意,其實也是一種更高追求的表現。如果我們捫心自問,會感覺我門依然熱情不減當年,能力超越過去,優秀已成習慣,成績得以肯定,待遇不斷提高。原來我們是如此的了不起哦,是不是幸福感也就會油然而生呢?
可見,并不是追求幸福就可以不思進取。我們更應保持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心,追求自己可以的優秀。在追求優秀、追求卓越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是學會感受快樂,享受幸福!
在這個努力的過程中,我要看到艱辛之后的成長,卻要更多體會成長后獲得的幸福。這樣的幸福感,使我們的生活和心態更加陽光,樂觀,積極向上,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一句話,幸福其實就這么直白:在平凡中選擇堅守,在追求卓越中品味幸福。
《幸福比優秀更重要》讀后感 8
最近讀了李鎮西老師寫的《幸福比優秀更重要》,這本書讓我想了很多。作為一名新任班主任,我過去總是執著于讓學生考高分、讓班級排名靠前,卻忽略了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李老師的書像一面明鏡,照出了我教育理念的不足,也促使我重新思考教育的'真諦。
李老師說教育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讓學生們以后能過得好,能幸福。這提醒作為教師的我們不能只盯著分數看,還要關心學生們的心里在想什么。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擅長學習,有的學生喜歡畫畫,有的學生體育特別好。我們不能要求所有學生都考第一名,而是要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優點,讓他們對自己有信心。
書中記錄了許多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暖心故事:有學業困難生在李老師引導下重拾學習熱情,有家庭矛盾學生在李老師耐心開導下解開心結。這些案例讓我既感動又慚愧。過去我對學生過于嚴厲,犯錯時總是簡單批評,卻很少探究背后的原因,F在我懂得了,學生更需要的是理解與引導,而非一味指責。所以我試著改變自己,多和學生聊聊天,聽聽他們有什么煩惱。上課的時候,我也會想辦法讓課堂更有趣一些。我發現,當我更關心學生的時候,我們的關系就產生了溫度。班里曾有位女生上課頻繁走神,成績大幅下滑。我沒有責備她,而是陪她散步談心,在她等待父母時通過監控陪她講題。后來她給我寫了一封感謝信,最近考試還進入了班級前五名,這讓我由衷欣慰。
我知道,要讓學生們幸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愿意去嘗試。在我看來每一個學生都是有兩個內心在斗爭,一個追求卓越的理性自我,一個需要引導的本能自我。但我堅信在愛和包容下學生都能達到前者。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做一個好老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教會他們如何幸福地生活。在之后的教育工作中,我會把李老師的話記在心里,多關心學生,多理解學生,做一個讓學生們感到幸福的老師,用心去教育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幸福中成長。
《幸福比優秀更重要》讀后感 9
最近讀李鎮西老師的《幸福比優秀更重要》,我有一些感悟。李鎮西老師就是就堅持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的一個樸實的平易近人的老師,他對教育、對學生有著深厚的教育情懷。他作為一名聞名全國的教育專家,在我眼里,一點也不高大上,他踏踏實實地奉行著自己的教育理念——“樸素最美關注人性做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做老師”,他時時刻刻享受著作為教師的幸福,用他的一言一行影響著老師和學生,旨在把他學校的孩子培養成正直、善良、勤奮、有幸福感的人。
實實在在做每一件事,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大動作,也不采用什么標新立異的新模式,就是把每天的教育工作入心,老師的'工作要有心,孩子的培養要用心。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的,組織各種實踐活動,走進孩子的心靈。老師不是神人,學生的教育也無法一勞永逸,在問題孩子身上不斷地反思自己,記錄自己,讓自己和孩子們共同成長。
反復讀了他對老師的四個建議這一部分,這是讓我反思自己最多的地方。李鎮西老師建議老師:“要永遠保持最初的那一顆純潔的教育心”,我的理解是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熱情,有激情,對孩子有寬容接納之心,便更容易感受到教育的幸福。而我在這一點做得不夠好,農村孩子的成長伴隨著眾多問題,特別是留守孩子的問題更是層出不窮,又苦于孩子沒有父母的監管,農村老師面對學生大量流失又無計可施,所以我常常對目前的教育工作充滿困惑,幸福感大打折扣。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蔽覐睦铈偽骼蠋熒砩鲜艿絾l,獲得力量。我應該正視現實存在的問題,從學校的實際出發,永葆善良,堅持做好自己的工作。
另外,“要有閱讀的習慣!边@個建議讓我警醒,說到讀書,我也喜歡,但我從李老師的建議中發現了自己存在的問題,那就是我讀的大多都是一些純文學性的書籍,閱讀面太過狹窄,所教學科的專業書籍讀得太少,不利于自己的專業水平的提高,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我會努力調整自己的閱讀結構。
說起學生閱讀,我還特別欣賞李老師的大閱讀觀念,讓孩子通過閱讀各種有益的書籍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在啟發學生開展讀寫的活動中豐富自己,提高自己。
“要有寫作的習慣。”我平時在簡書平臺上也會寫一寫自己的小生活,發表一下心情文字,而像教育故事,課堂實錄,教育感悟所占比重太小。作為一名教師,愛自己的工作,就要積累一些有關教育的素材,豐富自己的素養,力求把寫作融入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在不斷的積累中獲取智慧,讓自己的經驗變得豐富,使得自己在教育教學中游刃有余,力求自己在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我深知,一邊教學一邊讀書一邊記錄,我們剛開始堅持可能會很累很累,需要我們擁有堅韌不拔的內心支撐,但堅持著,反思著,收獲著,當我們為自己的工作注入了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動力時,我們一定也會幸福著。
看看李鎮西老師心中的好老師標準,那就是成為一名“三好一會”的老師,即課上的好、班帶得好、分考得好、會轉化后進生。這是多么切合實際的標準,腳踏實地,一點也不虛無,我們通過不停的實踐、不停的思考、不停的閱讀、不停的寫作,不斷培養自己,成就自己,我堅信在教師這條路上會一路芬芳,也終會讓別人因為我的存在而幸福。
《幸福比優秀更重要》讀后感 10
都說愛讀書的人是最美的。書籍它既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更是我們進步的階梯,也正是有了書香的浸潤,讀書的人才顯得更具氣質,更有內涵,我也一直努力想要成為這樣的人。寒假前夕,我們收到了一份新年禮物--工作室(坊)為坊員教師員贈送了書籍。領到手的四本書中要數李鎮西老師的這本《幸福比優秀更重要》最為厚實,于是我便決定先從這本書開啟假期的閱讀之旅。
第一次聽到《幸福比優秀更重要》這本書名的時候,那是在2018年12月11日我們工作室的一次交流活動當中。周益琴老師談到自己的外出學習經歷和感受時提過這本書,當時我聽到書名只是單純地以為這是一本常見的心靈雞湯式的教育書籍。當我靜下心來閱讀才發現,這是一本值得細讀靜思的好書。作為一名教師,李鎮西老師能與學生擁有那么多快樂的往事,受到那么多學生的尊重,他真正走進了孩子們的內心世界,熱愛學生,享受教育,并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響著身邊的教師,他是如何做到的,我帶著崇拜之情開始了閱讀。
整本書讀來并沒有什么高深的教育教學理論,只是通過一個又一個真實的故事,向讀者再現了李鎮西老師平凡而又幸福的教育生活。本書分為六個章節,分別是《平和心態》、《向我看齊》、《引領成長》、《校長現場》、《編織童話》、《師生之間》。其中《師生之間》令我很感動,它記錄了李老師所帶第一個畢業班三十年后與老師重逢相聚的故事。那是一場令人期待的團聚,從聚會的籌備到召開處處留下溫暖瞬間,滿滿都是愛的'回憶。那是一段難忘的時光,它并沒有隨時間的流逝拉開李老師與未來班的學生們的距離,相反這濃濃的充滿愛的情誼卻越發的彌足珍貴。
令我感觸最深的是《平和心態》這一章節的內容。曾幾何時,我也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就像李老師說的那樣,懷揣自己的教育夢想,在班級里幸福成長。李老師所謂“優秀”至少有兩個含義,一是指我們做得比別人相對出色一些的工作及成績,二是指我們所獲得比別人更多的各種榮譽證書或稱號。他認為一個教師是否“優秀”不重要,是否“卓越”更無緊要,最最關鍵的是是否“幸福”!沒有什么比擁有一顆自由而幸福的心更重要了!我們大都在“優秀”的路上奮力拼搏,但想一想,像我這樣“優秀”而不得的老師又該怎么辦呢?就如李老師所說,那就追求純粹的教育幸福吧!
“優秀”與否是別人的評價,“幸!迸c否是自己的感覺。幸;虿恍腋6荚从谛膽B。只要具有良好的心態,我們就會以更加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工作,面對生活。唯有這樣,我們才可以走向優秀,幸福便會伴隨左右。很多時候教師出現職業倦怠,幸福指數越來越低,這些都源于我們過于計較得失,漸漸失去了從容自如的心態,也失去了優雅與情趣,我們才會覺得自己不夠幸福。
想當初我從音樂轉行至語文的時候,我也曾迷茫許久。因為自身不夠優秀,經驗不夠豐富,壓力很大,總是擔心教不好課帶不好班,從而受到同事們異樣的眼光。一度地困惑,陽光積極的態度也日漸消退,我便在日復一日的上課、批改作業這些常規工作中虛度時光;甚至有時會自我調侃:“我是音樂老師中語文教得最好的,也是語文老師中最擅長音樂的。”后來我有幸參加了賽教活動,在呂老師、周老師地悉心指導下,在小伙伴們地幫助下,在一次次磨課當中才發現其實我已經在一篇篇質樸的文章中汲取語文的養分,在字里行間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漸漸地我喜歡上了語文。那段時光,累并快樂著。盡管能力有限,但我愿意在語文道路上繼續學習,繼續前行。從某種意義上講,擁有好心態,便擁有了幸福。
作為老師,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一個個可愛的孩子,駕馭的是靈活生動的課堂,孩子們一次次精彩的發言,甚至一次小小的進步,都會令我們心生喜悅,倍感欣慰。面對稚嫩的孩子,我慢慢學會寬容與接納,用心帶給別人溫暖,自己也會感受到幸福。我每天與學生相伴,付出著同樣也收獲著,在歡笑與淚水中,我和孩子們一起成長。當我因感冒嗓子嘶啞說不出話來時,孩子們放在我辦公桌上的一盒盒西瓜霜潤喉片;當每天放學時孩子們高興地同我揮手告別;當教師節來臨,孩子們送來親手制作的賀卡……這些都讓我倍感作為老師的幸福。
回想教語文的這幾年里,雖然忙碌但我是快樂的,因為我收獲很多,也在點滴的變化中慢慢地成長;更因為我的身邊有呂國文老師、周益琴老師這樣熱愛語文,享受教育的幸福的老師;還有一群在小語道路上不懈努力,追求夢想的伙伴們,我能與他們一起交流,向他們學習,這都讓我感到幸福。
“優秀”教師是有限的,但幸福的教師有千千萬萬,而且就在我們身邊,甚至就是我們自己。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路在遠方,我在路上。
《幸福比優秀更重要》讀后感 11
這本書的吸引我的就是書的名字,它并不是一本非常專業教你如何成為一名優秀老師的專著,它是李鎮西老師寫的一個個小故事,從這些小故事中琢磨出來的一些感悟。
常言道“好的開始時成功的一半”,事物的初始往往包含著事物發展的最重要的質素。書的開端寫到:30年后的他還能依稀記得第一次走向教室時學生的問好聲,并且能把這份感動保持至今。其實,那種感動的產生就是一個老師的自然天性對孩子們的愛和無條件的接納。他從與學生相遇的那一刻起,就展現出生命深處的感動。還記得我剛從教那一年,每天都覺得充滿激情,很喜歡跟班里的學生待在一起。從來到學校以后,可以把一個上午的時間都貢獻給學生,直到自己上完課才離開教室。下課的時候我會細心觀察學生,或者跟學生說說話聊聊天,從中可以了解孩子的小心思和在家的情況,也可以拉近和孩子的距離。這種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上完了課都會在教室逗留一會兒,跟孩子聊聊天,說說話。如果我們能以平和心態對待學生,那作為老師也能保持對他們的寬容與妥協,享受教育帶來的快樂!
做一個老師,幸福比優秀更重要。雖然說很多人會從優秀中找到幸福感,但是最原本最真實的幸福感卻不一定是從“優秀”中得到的。從教越來越久,就會偏離原來的目標越來越遠。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被工作瑣事、評先評優、崗位競爭等事情沖刷了一開始得到的'幸福感。所以做老師的幸福感越來越低,抱怨越來越多。老師自己都感受不到幸福感,怎么能讓孩子得到幸福。
如何成為一個幸福感高的老師呢?李鎮西老師的建議是:多讀書。這本書中有一個章節講到《破除不讀書的“理由”》,從幾個方面分析為什么現在的老師不愿意讀書和他的思考:
1、“太忙,沒有時間!”其實,有沒有時間,關鍵是看你是否把讀書當作內在需要,并養成習慣。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是你的內在需要,并養成了習慣,再忙都有時間去做。
2、“感覺不到讀書的用處!”很多老師遇到了難題,想從相關書籍中找到智慧,但不要指望每一本書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3、“好多書讀不懂!”李鎮西老師建議老師們讀教育經典名著。
4、“年紀大了,記性不好,讀了書記不!”雖然每本書讀完后可能都記不住,但是其實并沒有白讀這些書,因為每一本書的內容都已經化做你的精神、你的靈魂!怎么能因為“記不住”而放棄讀書呢?
可能這本書對我們的專業的指導性不是特別強,但是通過讀這本書,很多堵塞在心里的一些疑惑和不滿情緒可以通過這些小故事得到紓解,也許做一個老師并不只能追求優秀,也能從工作中得到幸福,只是看你如何看待這些事情而已。
《幸福比優秀更重要》讀后感 12
有幸拜讀李鎮西老師的文章《幸福比優秀更重要》。從李老師的文章中,我讀出了他字里行間對學生、對年輕教師的滿滿愛意。他在書中倡導一個理念——“幸福比優秀更重要”,認為“優秀”教師是有限的,而且往往和機遇甚至人際關系有關;但幸福的教師有千千萬萬,而且就在我們身邊,甚至就是我們自己。對待學生也同樣如此,具有天賦的學生畢竟是少數的,他們出類拔萃,未來一片光明,但大多數的學生他們善良,正直,勤奮,生活得同樣很幸福。閱讀“幸福”這本書,你會沉醉于教育的美好,體悟到教師的價值,獲得在幸福中優秀的真諦——平和心態,踏實教學,深得學生喜愛,教育成果斐然,各種榮譽不請自來。
每個人的幸福都是殊途同歸。就像李老師在文中提到的幾名學生一樣。有些已經聲名顯赫,經常在電視中看到,有些卻是一生平平淡淡,還有些學生輾轉了許多的工作,“打過石頭,在冷凍廠分割過豬肉,制過藥,做過泥水匠、鋼筋工,挑過灰漿……但是好像沒有一個地方不歡迎我的,因為無論做什么,我始終堅守著善良、勤奮和認真。”他同樣也生活得很幸福,李老師還經常請這些學生回來,訴說自己的故事用愛傳遞愛。一個班級的學生各個都不相同,具有天賦的學生畢竟是少數,而大部分是一些成績各方面都不是特別突出的學生。他們以后雖不能成為國家棟梁,但卻是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李老師曾回答說:“從教30多年來,一批又一批學生畢業后來看我,我從來不主動問學生是做什么的。也許你們的職業不同,收入不同,或者從世俗的眼光看,你們之間的所謂‘社會地位’也有所不同,也許有的是局長或其他什么長,有的是普通勞動者,但我不想知道這些,因為在我的心目中,只要你善良、正直、勤勞,你就是我最優秀也最令我的自豪的.學生!”的確,每個人幸福的方式不一樣,走的道路不一樣,但是幸福的心情卻是一樣的。
在文中,李老師也提到了教師的幸福與優秀。同樣如此,優秀是外界對我們的一些評價。這些條條框框可以讓你更加有動力去努力奮斗,同樣也有可能把你封閉在這些條條框框里,而忘了我們教學的初衷,不是為了獲得什么名譽,而是為了學生,為了孩子選擇的這個職業。作為一名年輕教師,一開始抱著滿腔的熱情投身在教育事業上,除了熱情,一無所有。而過了段時間,看到一道道條件擺在面前又不禁感到疑問,我到底是為了什么而選擇的這個職業。而看了李老師的書后,我才明白,不必思慮太多,我們只是為了讓學生更幸福地學習,而我們自己也會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幸福。
李老師在文中與學生相處如此融洽,如此地幸福,讓人羨慕不已。我希望在我以后的教學中也能做到像李老師一樣,讓學生和自己都感到幸福。
《幸福比優秀更重要》讀后感 13
每走進一本書,便走近了一位作者的精神世界。
我讀《幸福比優秀更重要》,也就走近了李鎮西。他講述的故事,經常讓我淚流滿面,因為同為師者,那些感動很容易引起共鳴。但與之相比,我們少了很多的堅韌、愛心、智慧。你有沒有問過自己,“是否還保持著最初的童心”;當你取得一點點成績的時候,你能不能時時告訴自己“請謙遜一點”;你是否在“享受教育”;當你遇到了不公平或是不被理解時,你能適時適機地“寬容與妥協”嗎?李老師在“平和心態”這一章,告訴了我們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一切。而我也在邊讀邊思考,明白了為什么“特級教師”、“教育專家”、“中國式的蘇霍姆林斯基”等等眾多的代表著優秀的'稱號屬于這個其貌不揚的四川人。因為就是這個四川人,這個叫做的李鎮西的人,他的心胸,他的視野,他對教育的摯誠決定了他無法取代。在他眼里,“幸福比優秀更重要”,這是對自己的尊重,對學生的尊重,對教育的尊重。
作為教師,讀李老師的文章,可謂是良好的心靈雞湯。我們只要向他看齊,跟著他學做班主任,學習成長的方法,學習處理事情的機智,你未必比他優秀,但可以與他一樣擁有幸福。李老師在文章多處提到,他第一天當老師走進校門時,第一個學生向他問好的情景,他自豪無比,那是份師者的喜悅與榮耀,同時也是一份責任與擔當。
作為校長,他一直沒有離開課堂,他上課,他聽課,指導課,他帶著老師一起研究課。不是他少了行政上的干擾,而是他選擇了他喜歡的從政方式。他把培養教師作為他工作的重點,他希望學校的每一位老師都能超越他。
作為一名知識份子,他一直在閱讀與寫作,他用這種方式來思考。我真有些想象不到一位如此繁忙的班主任、校長,三十年來,寫了六十多本書,上千篇文章,而且還不包括他編的書籍,他是怎么做到的?除了敬佩,就是景仰!
我很喜歡他寫的那篇文章——“享受教育”!選擇了這份職業,既然我們沒有決定放棄它,那為什么不享受它呢?享受教育,你才真正地明白為什么幸福比優秀重要!
《幸福比優秀更重要》讀后感 14
在“雙減”政策一夜之間飛遍華夏大地的時候,剛把李鎮西老師的《幸福比優秀更重要》這本書看完的我覺得非常的應景,也給我的教育規劃帶來了不一樣的感悟,這里拿出來與各位同行分享。
做不忘初心的老師
從原來被他的書名吸引,到讀進去,體會書中學生與老師的真心真情,這些故事都讓我非常艷羨,羨慕這些學生在最美好的年紀遇見了最好的老師,這樣的際遇是很多人求而不得的,不過,能拜讀李老師的書,而且還是關于他和學生、教育的故事,這些也是我的幸運,滿懷敬佩與書中的人共情,分享著他們的故事與情感,體會著他們的個性,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生龍活虎的人,是個體,而且是獨立的個體,我在自己的教師日記里把學生孤立出去了,我把教師寫得很傷情——師者,是一場一個人的苦旅。我把自己寫苦了,怎么會這樣想呢?從這里我看出了“熬”,可是在李老師這里,就是一筆筆財富,是需要用心去收集、去尋找的美好。這是我和他最大的差別吧。從他用心的去幫助其他教師怎么教學,怎么成長,給他們平臺讓他們去發揮,到回憶自己的教學生涯,那些自己一路走來收集到的珍貴點子及創意都成了閃閃發光的珍珠,照耀了他自己也照耀了旁觀者,連帶著我這個距離遙遠的農村普通教師。我還想著把他的一些好的'做法引進我自己的課堂及課題,讓我的教學生涯更加的豐滿及有意義。他是一個蘇霍姆林斯基理論的踐行者,是一個有著偉大情懷的教育者。從他的字里行間就可以感受到,樸實、無華卻感人至深。我們現在有多少人缺失的就是這樣的教育情懷?又有多少人丟棄了這些普通的作風及思想?還有多少人一直保持著那顆教育的初心?用大無畏的創新精神勇往無前、披荊斬棘,力求開拓出一片屬于自己的教育樂園呢?
做一個浪漫、有情商的老師
李老師的那個每年的最后一封信(讓學生提建議)觸動了我,記得這一屆的學生,601班,是我帶過的從一年級到畢業的班級,他們這一屆有著太多的不同:一個是三校合并后的第一屆學生,一個是經常換教師,到了五年級又被打亂重新分班排出來的。在即將畢業時,學校要求師德測評,讓學生評價教師,我選擇他們班,沒有給提示什么的,因為我覺得他們班應該是比較喜歡我的,后面在檢查的時候,看到了一個“不是很滿意”的回答,我那時還是有點失望,但是更多的是高興,因為這一張讓我知道了他們是真的在用心選,而不是敷衍的。我就很想知道,就上去很開心的問他們:我很想知道我還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希望大家說出來,這樣我以后才能改,不然這個不好就會一直傳到下一屆的學生身上,而我一直不知道,所以我希望同學們說出來,現在你們就是我的老師?墒撬麄兟犃宋业脑,都搖頭說很滿意,沒有不滿意的,這個時候給我澆了一盆冷水,讓我知道,我想得太簡單了,學生在怕,怕我是要批評他們的,這時我滿滿的挫敗感,在這里,我看了李老師的故事,我在想,還是自己的語言問題,還有和學生的感情深淺問題,他們也許沒有感覺到我把他們當朋友的感覺,或者我真心愛護他們的感覺吧,這是我自己的失職。如果再來一次,我會以什么方式來讓學生進行這個測評呢?也許我會以一個幽默的方式開場,比如先問他們,你們覺得你們喜歡老師嗎?現在很流行打分,你們會給老師打幾分?也許他們會說9分,滿分這些,我就順勢說,既然都滿意,那接下來用你們的實際行動來證明你們滿意老師吧,這張表請填滿意。或者非常滿意,謝謝。也許學生會開心或者說走過最多的路是老師的套路等。我想他們會很樂意的寫上滿意吧。
“孩子的天賦和老師沒關系,但人生的走向卻和教育有直接的關系。”這句話很值得我們一線教師和學校領導思考。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學校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但是身處這個漩渦,我們思考學校的發展,思考學校即將走的路,卻忘了規劃學生的走向,思考從我們這所學校走出去的學生是什么樣子的,而這才是我們真正該思考的;貧w到教育,反思自己,我們常用的教學方式就是老套、傳統,沒有自己的風格,沒有自己的思考,拿別人的或者沿襲自己前面的對待以前學生的老套路。這樣的教育我們能走多遠?只想著不惹事、不出事,就是萬事大吉了?墒俏磥淼慕逃m合這樣的方式嗎?不會被淘汰嗎?人之初的美好及善良品質,是我們最該教授給他們的吧。“教師的責任首先在于發現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讓它不斷壯大,最后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边@句話真的很引人深思,這是當下教育最缺的一角了吧。
幸福比優秀更重要我們要培養的不是那幾個出類拔萃的學生,我們的教育不是全為他們,而是為那些絕大部分的將成為平凡社會平凡一員的。所以我們的任務,最應該的是給那些平凡的學生最基本的為人處世的品質及良好品德一些方向,不是抹殺他們的那點善良去追尋那些所謂的成績。讓更多的學生尋找幸福的路更輕松比制造出那么多的所謂高智商低情商的“優秀”生更重要。
【《幸福比優秀更重要》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書,讓生活更幸福作文(精選27篇)09-28
叔叔希望你過得更幸福散文09-08
成長就會更幸福作文(精選20篇)01-08
因為有牽掛,我更幸福作文03-25
人生,這樣更幸福的抒情散文12-03
愛她(他)就讓她更幸福的詩詞10-01
有了母愛我更幸福作文(精選22篇)10-03
閱讀讓生活更幸福:讀書作文700字08-10
給予比接受更幸福的哲理故事(通用7篇)02-26
家庭有我更幸福作文(通用55篇)11-16